安徽省蚌埠局属初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5分)(共4小题)
乡愁是一份沉重的爱。离开故土的游子,有谁不是将对故乡的爱默默藏在了心底?1956年,诗人贺敬之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那是他曾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他感触万千,心潮澎pài,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灸人口的抒情诗《回延安》,抒发了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之情。诗中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描写,增添了这首诗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澎pài 魂牵梦萦 眷恋
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 。”听了你的话后,他不仅停止了疯闹,而且还向你表示了歉意。
二、阅读(45分)(共3小题)
妈妈的“朋友圈”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有一天你在路上遇到爸爸妈妈的朋友,他们居然知道你做过的很多事情,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感到既惊讶又窘迫。惊讶的是,他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细节的;窘迫的是,这么难堪的细节被人知晓,多么不好意思啊!
直到我上了初中,才发现一个惊天秘密。原来这一切都是妈妈的“朋友圈”惹的祸!我妈是个晒娃控,春天踏青——晒,冬天玩雪——晒,高兴的事情——晒,尴尬的事情——她也晒!而且晒得事无巨细!所以,对于妈妈晒朋友圈,我只有两个字——讨厌!四个字——超级讨厌!
有一天吧,我头脑发热写了一篇关于班级的史传体小说,把班主任唐元军老师写成了唐元帝,把班上的同学们写成了起义大军,大概意思就是,唐元帝带领着起义大军,勇斗暑期叛军,成立C1801王朝的故事。我把这篇得意之作跟我亲爱的妈妈分享了,妈妈的眼神里写满了夸赞:“哎哟我的乖儿子啊,你也太牛了!”嗯,接下来的事情,你们应该也能猜到。
第二天,就有好几个同学知道了这件事情,围着我嘻嘻哈哈地说笑,我文章里出现的各种搞怪名词,也被他们如数家珍。我想,这下完了,要是让“唐元帝”知道了,那我真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罪魁祸首就是妈妈的“朋友圈”,它泄露了我的“大作”,同学妈妈看到了,竟纷纷让自己孩子学习我不走寻常路的写作方式。天!
青春期的孩子可不是好惹的。回到家,我将这一整天的尴尬都化作躁动,对着老妈劈头盖脸地怒怼了一顿。刚开始,妈妈笑着跟我解释,说她也是觉得我写得好,有创意,才分享到朋友圈的。可不管如何解释,我都听不进去,只是一味地埋怨,指责与大吼!长这么大,第一次向妈妈发这么大脾气,妈妈好像很伤心,她保证以后再也不发关于我的事情了。
唉,这中年少女的记性啊,也真是令人佩服。没过几天,刚刚回归平静的我,又遭遇了当头一棒。那天我正在写作业,一个同学跑过来说:“王子尧,没想到你的歌唱得那么棒!”然后几个同学都围上来说,“是呀!”
是吗?自从我进入中学以来没有在同学面前好好唱过歌呀,他们怎么知道的?哦!肯定又是老妈在朋友圈里得瑟了!不过,这次我倒没那么反感,在同学们的夸奖声里,我绷紧的神经舒缓了许多,但回到家我还是佯装生气地质问了妈妈:“你为什么老是要在朋友圈折腾我,我受够啦!”
后来的日子里,我的世界回归了平静,妈妈已经很少在她的“朋友圈”晒娃了。不知怎的,我忽然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总觉着少了点什么。那一刻,好奇心敦促我打开了妈妈的“朋友圈”,一直往前翻,一行行醒目的文字跃入眼帘:
“越来越喜欢和这个有思想的年轻人聊天啦!”
“背上小书包,这背影多帅!”
“家里的小牛生病了,牛妈忙成了小狗!”
十岁、一岁、出生……
我走进妈妈的朋友圈,仿佛走进了神奇的时光隧道,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一点一滴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在妈妈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曾经不谙世事又有点滑稽搞笑的萌娃;在妈妈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那个贪玩好动、不思进取让妈妈焦虑不已的毛头小子;在妈妈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如今这样大方自信地站在舞台上演讲的我,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勇敢;在妈妈的朋友圈里,我永远是那个有点调皮又越来越懂事的男一号。忽然,我读到了些许特别的感觉,一阵酸楚涌上鼻尖。我的手指在屏幕上不停地滑动,那一张张照片,一句句短语,欣慰也好,焦虑也罢,无不深藏着一位母亲最质朴的牵挂、期望和满足。
我终于理解了这“晒娃控”妈妈最原始的母爱,也理解了那天妈妈对我说的一番话:“你是妈妈一生最大的事业,从你刚出生起,妈妈就喜欢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你的成长。一些有趣的或有意义的,我总忍不住向朋友们分享,已经习惯了。你不喜欢,妈妈就努力控制,但是后来发现,妈妈没办法控制爱你!”
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否和我一样,内心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是否也想起了自己妈妈的朋友圈?
是啊,每个妈妈的手机里,都有一个温暖的朋友圈,记录着宝贝的点点滴滴,展示着她们一生最引以为豪的事业。妈妈,请您继续着您的“朋友圈”吧,让您的朋友圈里,永远有我最清晰、最灿烂的笑靥!
妈,我爱你——三千遍!
情节 |
晒我“大作” |
晒我唱歌 |
|
走进“朋友圈” |
感受 |
|
|
心里空落落的 |
|
在妈妈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曾经不谙世事又有点滑稽搞笑的萌娃;在妈妈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那个贪玩好动、不思进取让妈妈焦虑不已的毛头小子;在妈妈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如今这样大方自信地站在舞台上演讲的我,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勇敢。
家风
①《三字经》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的“义方”就是良好的家训。只有传承、践行良好家训,才能形成美好家风。
②何谓家训?家训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珍贵的家族文化,它润物细无声,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③历览前代先贤,如诸葛亮、曾国藩、林则徐,都是家训熏陶的人才。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一部《曾文正公家书》,它与《朱子家训》一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家教经典。《曾氏家训•诲弟》篇曰: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这样的金玉良言现在读来,仍觉质朴可贵。
④徽州的《家训》《家规》《祖训》《族法》等,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华儒家传统修齐治平的注解。A修身,提高道德修养,规范自身行为;B齐家,调解宗族关系,保证宗族和睦;C治国,遵守家法国律,践行太祖圣谕;D平天下,净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比较著名的绩溪章氏《章氏家训》,寥寥196字,分齐家、修身、立业、劝学、笃行5篇。其主要内容就是把耕读作为传家之宝,俭勤作为发家之道……徽州家训,所强调的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观,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⑤民间,在决定女儿婚姻之前,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程序叫察亲,即女方组织亲朋好友到男方家考察,了解的不仅是硬件,最重要的是对男方家人的品行、邻里关系作一个全面把握,说白了就是全面了解男方家庭的家训家风。
⑥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风是家族子孙或家训体现出来的处世风范。培育良好家风,一个关键点就是培育家庭美德。孩子是家庭的继承人,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家庭美德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必备元素。每一个家庭都应通过日常要求、家庭格言等丰富的教育形式,培养子女勤俭节约、孝敬老人等美德,教育子女走正道、讲规矩,引导子女端正人生态度。让它成为融化在子女血液中的气质,沉淀在子女骨子里的品格。
⑦培育美好的家风,要从自身做起。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首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懂得感恩,崇尚勤俭,乐于奉献,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方能培育出优秀的下一代。 作家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是中国近代的进步学者,酷爱读书,涉猎广泛,杨绛在这样的诗书世家中成长,深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博览群书,这为她日后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要通过家教传承良好的家训,培育美好的家风,给子女的人生系上良好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进而影响和带动社会上的其他人。
⑧家风凝成国风,国风系于家风。今天我们谈论家训家风,既是为了承续传统、启进当下,也是为了涤风励德、淳化风俗,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文明国家、和谐社会。
(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甲】《桃花源记》选段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点绛唇·桃源①
宋·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①本词作于词人被贬途中。
屋舍俨然 ( )
便要还家 ( )
为具言所闻 ( )
信流引到花深处 ( )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三、作文(45分,含卷面书写5分)(共1小题)
①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②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儿便永远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
③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要求:①600 字以上;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