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 08默写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默写(共27小题)
1、默写。
(1)树树皆秋色, 。
(2) ,松枝一何劲。
(3)攀条折其荣, 。
(4) ,长河落日圆。
(5)崔颢的《黄鹤褛》中抒发诗人内心忧思的两个句子是: , 。
2、默写
(1)僵卧孤村不自哀,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 ,不识字烟波钓叟。(《沉醉东风·渔夫》)
(4) ,满川风雨看潮生。(《淮中晚泊犊头》)
(5)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
3、默写。
(1)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2)此地一为别, 。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
(3)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蒹葭》
(4)《桃花源记》中反映老老少少都十分愉快的语句是: , 。
(5)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
_ , 。
4、古诗文默写。
(1)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2)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3) ,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 , 。
5、默写。
(1) ,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微君之躬, ?(《诗经﹒式微》)
(3) ,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4)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诗经﹒蒹葭》中描绘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情调的诗句是“ , ”。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景象的名句是“ ,
”。
(7)《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句子是“ ,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2)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诗经·关雎》一诗中的“ ,
”这两句就是佐证。
(3)魏学洢《核舟记》中引用苏轼《赤壁赋》的句子是:
, 。
(4)古诗中有许多写友情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
7、古诗文名句默写。
(1)微君之故, ?(《诗经·式微》)
(2)《诗经·子衿》中运用夸张的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的诗句是: , 。
(3)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 。
(4)描写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文有很多,请你默写出连续的两句:
, 。
8、默写
(1)《关雎》中“ , ”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
(2)《蒹葭》中“ , ”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
(3)《蒹葭》中描写露浓霜重的秋景的句子是: , 。
9、默写
(1) ,在河之洲。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
(3)悠哉游哉, 。
(4)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
(5)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6)复行数十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
(7)凄神寒骨, 。
10、古诗文默写。
(1) ,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佳肴》)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和至死不悔的决心的诗句是: , !
(4)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句子是: , 。
(5)韩愈《马说》一文中领起全文的句子是: , 。
11、默写(共4分)
(1)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
(2)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李白人生道路崎岖坎坷,从“ , ”中略见一斑,然而他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坚定信念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最终成就了千古美名。(《行路难·其二》)
12、古诗文默写。
(1)蒹葭萋萋, 。(《蒹葭》)
(2)一日不见, !(《子衿》)
(3)当你的朋友身处异乡倍感孤独的时候,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 ”来告诉他,真挚的友情可以超越时空。
(4)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钓鱼来隐喻自己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其言外之是希望张丞相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的诗句是: , 。
(5)《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 。作者坐在潭上的心情是 , 。
13、古诗背诵默写
(1)悠哉悠哉, 。(《关雎》)
(2) , ,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3)《子衿》中“ , ”两句写女主人公焦急等待的动作。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 。
(5)《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格调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送别名句是 , 。
14、古诗文默写。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
(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水波不兴。(《核舟记》)
(3)《小石潭记》中景物的幽静凄清激起了作者“ , ”的感受,含蓄地表达了作者遭贬后内心无法摆脱的落寞。
(4)漫步古诗苑,我们发现诗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歌咏生活、歌咏山水之中表情达意。在《诗经·邶风》中,劳役者用“微君之故, ?”“ ,胡为乎泥中?”的质问,痛快淋漓地表达了对贵族统治者的指责:在《望洞庭赠张丞相》中,孟浩然则用“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借助眼前景,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虽为乞怜,却不露痕迹。
15、古诗文默写。
(1) ,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2)佁然不动,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3)大直若屈, ,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4)古诗苑漫步,同学们吟诵“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感受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吟诵“ , ”(《诗经·子衿》)感受夸张修辞技巧所造成的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
16、古诗文默写。
(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蒹葭》)
(2) ,皆若空游无所依, ,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3)《关雎》中生动形象地写出青年男子对心上人追求不到而日夜思念的句子是: , 。
17、古诗文默写。
(1)蒹葭萋萋, 。(《蒹葭》
(2)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3)柳宗元《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的句子是: , 。
(4)古典诗词中,色彩的运用更能增强表现力。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用墨色点染风云,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情;白居易在《卖炭翁》中 , 用鲜明对照的色彩描写出卖炭老者饱经风霜的劳动者形象。
18、古诗文默写。
(1)《关雎》中以“ , 。”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了出来。
(2)《蒹葭》中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 , 。”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笔力千钧,描绘洞庭湖壮观的句子是: , 。
(4)《子衿》中,通过夸张的修辞,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对心上人强烈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
19、根据要求默写。
(1)蒹葭苍苍, 。
(2) ,同是宦游人。
(3)斗折蛇行, 。
(4) ,徒有羡鱼情。
(5)写出与“爱国情”相关的连续的两个古诗词名句:“ ,
。”
20、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桃花源记》)
(2)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4)微君之故, ?(《式微》)
(5) ,悠悠我心。(《诗经二首》)
(6) ,白露为霜。(《诗经二首》)
(7)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 》)
21、默写
(1)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贺敬之《回延安》)
(2)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3)微君之故, ? (《诗经·式微》)
(4) ,在城阙兮。(《诗经·子衿》)
(5)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中轩敞者为舱, 。(魏学洢《核舟记》)
(7)《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 , 。
(8)《小石潭记》中正面写游鱼的灵动,侧面表现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的诗句是 , 。
22、根据原文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式微式微,胡不归? ,故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3) ,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诗经·子衿》)
(4)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5)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柳宗元《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
23、按诗文原句默写。
(1)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柳宗元《小石潭记》)
(3)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4、古诗文默写。
(1)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诗经·子衿》)
(3) ,道阻且长。(《诗经·蒹葭》)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和与友人之间真挚友谊的句子是“ , ”。
(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句子是“ , ”。
25、古诗文默写。
(1)蒹葭萋萋, 。 (《蒹葭》)
(2) ,悠悠我思。 (《子衿》)
(3)《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
是: , , , 。
(4)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巧妙地向张九龄表达自己从政的心愿的句子是: , 。
26、按要求默写:
(1)四面歌残终破楚, 。
(2)但知其一, ,可据理臆断欤?
(3)边塞是古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李贺就在他的《雁门太守行》中用“ , ”渲染了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
(4)流淌的岁月,飞逝的千古,一种不朽的精神在不断传颂,那就是担当。担当是文天祥“ , ”(《过零丁洋》中为民族大义慷慨赴死的舍身;担当是杜甫“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
27、按要求默写填空。
(1)挑兮达兮, 。(《子衿》)
(2)式微式微, ?(《式微》)
(3)《桃花源记》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小石潭记》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