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 位/师    枪/力能鼎    俯即是/人牙慧 B . /联    告/前后继    将功罪/买还珠 C . /重    诘/勉为其    挑拨离/不容发 D . /查    桑/莘学子    插科打/然天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请缨    花岗岩    幡然悔悟    鸠占雀巢 B . 攫取    扫描仪    甘之如饴    先发制人 C . 痉孪    打牙祭    怙恶不悛    吐故纳新 D . 桎梏    记录片    不胫而走    春寒料峭

二、情景默写(共1小题)

1、古诗文默写。
(1)《游山西村》中描写古朴风俗的句子是:            
(2)《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叙述马生见自己并表达敬重之意的句子是:            
(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句中,李清照希望自己能像鸟一样乘风高飞;在“      ”(《水调歌头》)句中,苏轼想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在“            ”(《行路难》)句中李白希望借助风力冲破险阻施展抱负。

三、名著阅读(共2小题)

1、名著阅读。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梳理的一个关于领袖人物形象的思维导图。有A、B、C三处尚未填出,请帮他完成。

2、小说塑造的典型形象往往是立体丰满的,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来谈一谈他的超凡与平凡。

①唐僧(《西游记》)     ②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③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四、基础知识综合(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劳动是汗水,是欢笑;是苦涩,是甜蜜;是给予,是幸福。“劳”字在3000多年前的金文里,上面是两个“火”字,下面是一个“心”字,意思是说在黑夜的火光下也在操心,非常辛劳;“动”字在金文里,左边是“定”,走走停停的意思,右边是“重”指一个人背着重重的包被在土地上行走。所以“劳”和“动”两个字合起来,       。劳动让自己和别人丰衣足食,感受生活的幸福快乐。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也是劳动出来的。关于每个独立的人,没有劳动就没有幸福。

(1)在上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句,使整段语意完整、连贯。
(2)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为迎接“世界读书日”,求实中学广播站推出“系列活动:新闻采编、海报宣传、倡议活动等。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单。

材料一 

河南日报4月22日讯  “4·23世界读书日”将至,作为全民阅读主阵地的公共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策划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为共建“书香中原”营造浓厚的全民阅读的氛围。省图书馆将联合省社科、高校等组成专家团,举办线上与线下的日常讲座和专题讲座;依托该馆品牌活动“趣缘读书会”“七色花少儿读书会”,以“走出去”或线上直播、阅读打卡等多种形式,引领全省读者参与经典诵读。同时开展线上线下主题书展、书画展、摄影展等活动。

材料二

材料三 

疫情期间,武汉方舱医院有一名中年患者躺在病床上,他手捧着一本《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心无旁骛地阅读,网友为其取了一雅称“清流读书哥”。不少网友说,因新型肺炎突然来袭,这么天,很多人待在家里都有种烦躁和不安,而他却在医院嘈杂的环境下,还能淡定自若也翻看手中厚厚的书,这无异于一股清流,给人的心里带来一丝安慰。

任务一:请你根据材料一,为广播站采编一则一句话新闻。

任务二:你正在宣传栏中张贴海报,小明没看懂每报中的图表(见材料二),请你为他解说。

任务三:请你结合三则材料,为本次读书舌动拟写三条倡议。(每条20个字左右)

六、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流动的紫槐花

我开了一家花店,生意还不错。下班刚到家,就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一位妇女,看上去有五十多岁年纪,衣着整齐,背微驼,满头白发。我刚想问她找谁,她一把抓着我的手说:“闺女,我找不着家了,请你帮我送回去。”

我一听,原来是走错路了。在这个一百多栋一模一样的建筑里。如果不记门牌号码,走错路是常有的事情,昨晚我还走错了:骑车没注意,到了车库门口,拿出钥匙开门,却怎么也打不开,再一看,原来家在12栋的我却跑到后面13栋楼了。这样的事,对在这住了几年的我来说是经常发生的。我赶紧安慰她说:“不急不急,您告诉我您家是哪栋楼的,门牌号是多少。”她说记不得。我想,肯定是刚搬来的人家。

“那您记不记得您家附近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她说:“我家那儿有很多很多高大的洋槐树,开紫色的花朵,非常好看。”

紫色的洋槐花?我想了一会儿,小区里好像没看到有这种树。小区东边那条南北走向的小河两岸会不会有呢?我决定带她去看看。

河水如一条流动的玉带,缓缓向前。河堤上垂柳依依,鲜花盛开,芳香怡人。很多人在堤上散步。我们从南边第1栋楼找到第32栋楼时,果真看到了一树怒放的洋槐花,紫色的花朵倒挂在枝丫里,如一艘艘起航的小船挂满枝头。

“您看,是这儿吗?”我问。她点点头又摇摇头说:“这树太少了,那儿的洋槐树一排一排的,有半里长。那花儿开得压满枝,蜜蜂像赶集似的忙,香气很远就能闻到。前几天,我还去摘过洋槐花,可好看呢。”

可是哪儿有她说的那么多的紫槐花呢?我带她到旁边楼上一问,果然没人知道,也没人认识她,我们继续找。她很健谈,她说每到槐花盛开的时候,她将锋利的镰刀绑在长长的竹竿上,一用力,那槐花就从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她讲她如何将槐花洗净,再放进鸡蛋炒给孩子们吃;她讲槐花馍怎么做……

我们把小区里靠近洋槐树的楼都问了一遍。认识她的人没有,不过帮她找家的人却越来越多,连小区保安也加入进来。

“您记不记得家里有哪些人?叫什么名字?”保安拿着厚厚的小区住户明细册问。她说:“我儿子叫杨淮,是一名警察,立过二等功。他小时候特调皮,洋槐开花的时候,他一哧溜就上了树。折下几条带花的树枝,编成帽子给我戴。”

“那您儿子呢?”

“儿子在开满紫色的洋槐花的地方等我呢!”她一脸自信。

天完全黑了下来,我们仍然没有找到她的家人。有人建议报警。有人说:“十几个小时,没有到该报警的时间,再等等。”灰蒙蒙的天空飘起了雨丝。

“要不这样,我们把她的照片发到小区微信群,发动所有的人找。”

“这个办法好,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拍着脑门说,“请大家发出手机立即行动。”

22点18分,一位二十六七岁的姑娘焦急地找了来。一见妇女,扑上来喊妈妈。我们心里都松了口气。可她怎么也不跟那姑娘回去,说那不是她的家,那儿没有许多紫色的洋槐花,不管大家怎么劝都不走。我们不解。

“对不起。去年洋槐开花时,我哥去执行任务,被急眼的逃犯连打几枪……”姑娘捂着脸哭了起来,“后来,将他安葬在他从小就喜欢的那片洋槐树下。母亲天天去看望哥哥,渐渐地就变成这个样子了。为了缓解她的思念,我们决定重新换个环境,在离家五十多公里的这个县城安了家。可是她还是到处去找紫色的槐花。中午吃饭的时候,一不留心,她就出走了。”

“这儿没有那么多的洋槐花,怎么办?”我想了会儿说:“大家跟我去,我有紫色的洋槐花。”

我把家里所有紫色的花朵都拿了出来,又有人去折了些洋槐树的树枝来,大家拿在手里站成一排。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紫色的花朵在我们手里流动,不停地向远处伸展。她一边数着,一边笑着,向家里走去。

(1)请阅读全文概括“她”的槐花情结体现在哪些方面。
(2)文章第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我们从南边第1栋楼找到第32栋楼时,果真看到了一树怒放的洋槐花,紫色的花朵倒挂在枝丫里,如一艘艘起航的小船挂满枝头。(为什么要用“果真”这个词语呢?)

②这树太少了,那儿的洋槐树一排一排的,有半里长。那花儿开得压满枝,蜜蜂像赶集似的忙,香气很远就能闻到。(这里为什么要用对比呢?)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题目中“流动”一词的含义和作用。
2、阅读下列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离“开飞机上班”有多远

①如果你生活在大都市,当面对立交桥一动不动的“车龙”时,也许,有个瞬间你会脑洞大开:要是能开着飞机上班就好了!这并非戏谑,很可能是未来的一种真实场景。1997年上映的法国科幻电影《第五元素》就描绘了未来的空中立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私家车在空中飞来飞去。可见,20多年前人们就幻想过让飞行器进入寻常生活。

②2019年12月11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世界上第一架全电动商用飞机已完成首次试飞,这架名为“海狸”的电动飞机从加拿大的温哥华起飞行时间约15分钟,可以乘坐6人。这并非世界首架试飞成功的电动飞机,去年10月28日,我国在沈阳财湖机场也成功试飞了自主研制的四座电动飞机RX4E,这架飞机起飞重量达1200千克,续航时间1.5小时,航程300千米。这两次成功试飞标志着人类已经跨入电动飞机时代。

③2019年2月《中国青年报》联合问卷网,对1966名在大城市工作的青年进行一项调查显示,85.3%的受访者称:最常见的通勤问题是交通拥堵占66.9%、耗时长占61.5%和距离远占50.5%,通勤不便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幸福感。在路面通勤日益困难,交通日益拥堵的情况下,立体交通就具有更大的优势,小型电动飞机将可能成为人们的通勤选择。

④电动飞机的优势也不只是在空中飞得快,它的另一个巨大的优点是节能和环保。欧盟委员会的研究显示,全球航空运输所产的碳排放大约占到了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2.8%—3%。鉴于民航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碳排放源之一,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一直鼓励人们更多地使用高效的生物燃油发动机和更轻的飞机材料,并优化航线,在此背景下,电动飞机应运而生。加拿大的“海狸”电动飞机既可以不烧燃油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可以大大节约维护成本,因为电动马达的维护成本比燃油发动机要少很多。

⑤不过,电动飞机现在最大的短板是续抗时间和飞行距离短。锂离子电池被视为今天的“电动能源之最”,但是该电池的发展也出现了瓶颈,现有体系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增长速率已经从每年7%下降到2%,并正在逐渐逼近极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锂电池会产生重大安全问题——枝晶。锂离电池放电时锂会被氧化成离子进入电解质最终抵达正极;重新充电时,这些锂离子会再沉积到锂金属负极的表面。这种沉积往往不均匀,随着锂电池的频繁使用,锂金属表面会长出针状或树枝状的锂枝晶。枝晶生长得过长就会折断,不再参与反应,给电池体系带来不可逆的容损失。更危险的是,长大的枝晶会刺破电池正负极之间的隔膜,造成短路,可能造成电池过热自燃或爆炸。

⑥因此,现在除了要对锂离子电池研究有所突破以实现能量密度更高、更安全、充电更快外,还可以研发超越锂离子电池的新动力电池,如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从而满足电动飞机的需求,也满足电汽车、火车和轨船对于电动力的新需求,由此就有可能让电动飞机飞得更远,续航能力更强。

⑦未来,如果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了大幅提升,或研发出动力更强大的动力电池后,电动飞机续航时间和飞行距离短的问题会迎刃而解,能够飞行500—1000千米、搭载5—10人的小飞机就会成城市内、城际之间的新型运输工具。这些电动飞机相较于大型的、可飞行数千千米的民航飞机有着独特的优势。由于成本低、环保,而且能满足一般人的通勤需求,其机票的价格会大大低于大型燃油飞机,而且小型电动飞机的航线会越来越多,也会更灵活,甚至可以按需飞行,就像私家车一样。

⑧未来已来。当更节能、更灵活方便的电动飞机成为像私家车一样的通勤工具时,所有人的生活也将升级换代。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文章第一段就描绘了20多年前的科幻电影《第五元素》中的立体交通情景,不仅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巧妙地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B . 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加拿大的“海狸”和中国的RX4E电动飞机,说明两次成功试飞标志着人类跨入电动飞机时代。 C . 《中国青年报》的联合问卷调查显示,交通拥堵、耗时长和距离远等最常见的通勤问题困扰着人们,通勤不便已经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 D . 电动飞机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它将凭借空中飞得快、节能环保、成本低等巨大优势进入我们的寻常生活。
(2)第⑤段是按照怎样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请结合内容分析。
(3)请结合上文和材料链接的内容,谈谈我们离“开飞机上班”可能并不遥远的理由。

材料链接  

国际上一些大公司已经在对电动飞机的运营进行布局,现在已经开始筹划空中租车服务的公司超过20家,包括波音和空中客车等传统飞机制造商、西门子等电子巨头以及共享出行巨头优步。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此前也曾发推特表示,特斯拉有望在5年内推出电动飞机。理由是,虽然目前在能量密度方面,航空燃油胜过锂电池,但电动发动机的重量要轻得多,而且将储存的能量转化为动能的效果比燃油内燃机好得多,当然也更环保,成本更低。

七、课内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1)
A . 北冥有鱼,其为鲲     山不在高,有仙则 B . 若垂天之云       有亭然临于泉上者 C .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矣   是亦不可以 D . 《齐谐》者,怪者也    伯牙鼓琴,在高山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文中大鹏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4)庄子的文章以想象雄奇著称,请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加以分析。

链接材料一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注:①时:按时节。②河:黄河。③涘:水边。④渚:水中洲岛。⑤辩:同“辨”。⑥河伯:黄河之神。⑦旋:转,转变。

链接材料二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注:①藐姑射:传说中的神山。②疵疠:疾病,病害。

八、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本诗前两联连用三个“黄鹤”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是如何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

九、作文(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潇湘晨报(3月31日)  18岁藏族女孩斯朗巴珍所在昌都市波格村被雪山环绕,为了上网课,她每天要花半小时步行上山,以山石为椅,以膝盖为桌,山顶气温中午也只有—3℃,她一坐就是4个小时。虽然非常辛苦,但女孩说:“能和同学们一起听老师讲课,这种感觉太好了!”

请你给斯朗巴珍写一封信,与她分享这则新闻引发的所思所感。可以叙写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自选一个角度发表见解。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600字左右;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郑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