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句子默写(共1小题)
二、课内阅读(共1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皆以美于徐公。
三、课外阅读(共1小题)
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① , 有声艺林。甲午,南京乡试,寓一寺中,揭晓无名,大骂试官,以为眯目。时有一道者,在傍微笑,张遽移怒道者。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
张益怒曰:“汝不见我文,乌②知不佳?”
道者曰:“闻作文,贵心气和平,今听公骂詈③ , 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
(注释)①积学工文:积累了深厚的学问,很擅长写文章。②乌:怎么。③骂詈:骂,斥骂。
①张益怒
②文安得工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抗疫彰显中国制度文化优势
田鹏颖
①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历史性大考,中国用一个多月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在此基础上,开启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今年各项经济指标全面转“正”。取得这种令世人瞩目的战绩,原因( )很多,( )中国制度文化的润泽和支撑不可小觑。正所谓“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
②中央权威得到充分维护。自古以来“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等,一直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维系国家治理的制度思想文化。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共同抗疫。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各方面闻令而动,全国农村、社区、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学校、部队各就各位,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③ 得到充分保障。“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无可替代,当人民生命安全受到疫情威胁时,国家不惜一切代价进行了保护。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这是我国史无前例的管控措施,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这是中国制度文化中“人命关天”思想在新时代的传承、延续和印证。
④家国情怀得到充分展现。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奉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得益于我国制度文化优势。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180多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忘我工作,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奋战一线,数百万名快递员冒着疫情奔忙。300多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从各地集结奔赴前线,逆行而上,深刻诠释了中国制度文化的独特优势。
⑤我将无我得到充分彰显。《后汉书·虞诩传》有这样一句话:“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老子曾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实施规模空前的大救援,时间紧、任务重,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改建了16座方舱医院,开辟了600多个集中隔离点……这全靠那些怀抱“我将无我”信念的人们的牺牲奉献。疫情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扎实做好“六稳”,全面做好“六保”,展现着制度文化优势所蕴含的事不避难的奋斗精神和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⑥ 得到充分印证。“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疫情不分地域、不分国家、不分民族。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渡难关。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疫情信息,公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毫无保留地分享了防控和救治经验。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捐款,向30多个国家派出了医疗队,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防控物资。第一时间出口数以亿计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检测试剂盒、红外测温仪……中国用实际行动挽救了全球成千上万的生命,展现了中国制度文化的时代魅力,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共识。
⑦恩格斯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中国制度文化优势在抗疫中得到充分彰显。这是悠久制度文化历史的积淀,更是当下中国制度文化的新篇。
第③段
第⑥段
加个微信吧
蓝 月
①她是我的微信好友,每当我更新微信朋友圈,她总会给我点赞。
②对此我心怀感激,也心生愉悦。
③心生愉悦还有一点重要的原因:她是一位美丽温婉又不失大方的女子。
④那天中午,我拿着餐盘找了一张空桌子坐了下来,几乎同时,她也坐了下来。我们相视一笑,互说了一句“你好”。
⑤她中等身材,肤色白暂,一头齐耳短发,优雅中又稍带几分俏皮。
⑥不可否认,男生对漂亮有气质的女生总是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⑦我一边吃饭,一边没话找话和她闲聊起来。当她听到我是一位文学爱好者的时候,眼睛亮了起来,她说,我很喜欢看文学作品,但自己写不好,能不能加一个微信?
⑧好啊!我差点欢呼雀跃,但我还是保持了作为文艺男的良好的修养。
⑨我来加你吧?我拿出了自己的手机。
⑩不不不,我加你。她也拿出手机,打开了微信扫一扫。
⑪“嘀——”
⑫静等花开,好诗意的名字。她愉快地说。
⑬你的也不错,出水芙蓉,和你的气质很吻合。我赞美道。
⑭从那一刻起,“出水芙蓉”进入我的手机,成了我的微信好友,当然,我也进入了她的手机,成了她的微信好友,这感觉,很美妙。
⑮下午的时候,我瞄了一下手机。很多条未读消息,打开一看,全是她点的赞。我不由得心花怒放,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花园。
⑯接下来我发朋友圈的积极性更高了,而她总会第一时间为我点赞,看着她的头像我就忍不住开心,忍不住点开她的朋友圈,看她的动态,看她甜美的笑容,想象她银铃般的笑声。当然,还有为她点赞。
⑰可惜后来的日子,在饭点一直没有再遇上她。
⑱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烦躁而凌乱。一遍遍点开她的微信对话框,琢磨着要不要发一个微信,问下她中午一般什么时候吃饭。
⑲但我还是放弃了,怕给她带来我是轻浮男的错觉。
⑳我翻回她的朋友圈,看到了她身处异地的相片。我不禁笑了,原来她外出了呀!
㉑少安毋躁,有缘自会相见。我对自己说。
㉒日子在我的期盼和等待中一天天过去,心反而越来越淡然起来。
㉓她一直在我的朋友圈,让我感到最好的朋友时刻和我相伴,现实中见不见面有什么要紧呢?有句话叫距离产生美。
㉔没事逛她的朋友圈成了我的习惯,静静地欣赏她,为她点赞。
㉕三个月后的一个中午,我终于再一次和她不期而遇,我们相视一笑,互说了一句“你好”。
㉖然而,我从她的眼神中并没有看到重逢的惊喜,她的眼神一如第一次见我。
㉗难道她已经把我忘了?今天早上她还为我点了赞的呀。
㉘我试探着问,你还记得有一位叫“静等花开”的微信好友吗?爱好写作的。
㉙她抬起头,眼神迷茫地想了一会儿,说,好像有这么一位微信好友,怎么,你也是他朋友?
㉚我打着哈哈说,是啊,我经常和他一起,从他的手机上我看到了你,看见你经常给他点赞。
㉛是吗?她调皮地一笑,说,点赞是一种礼貌,应该的。既然你们也是朋友,要不咱们也加个微信吧。
㉜我……好吧,可是,你不会嫌微信朋友太多吗?我问。
㉝呵呵,怎么会?朋友多,关注就会多呀!她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㉞她的笑容和她朋友圈晒出的相片一样美,但我今天一点都愉悦不起来,我掏了掏口袋,一脸无奈地说,不好意思,今天我没带手机,这样吧,我让“静等花开”把你的微信名片推送给我。
㉟好的,那再见了。她微微一笑,站起身优雅地离开了。
㊱我看着她的背影发了一会呆,拿出手机,看着她的微信头像,忽然感觉很虚幻。
①
②外出期间,她仍一直在我的微信朋友圈。
③
五、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一)心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是自强者源源不断的动力所在。
(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之困,不会让自强者停下前进的脚步。
(三)人生代代无穷,社会发展不止,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四)春天终将在“雨疏风骤”之后只剩下“绿肥红瘦”,要不负春光,及时行乐。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