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春蕾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小题)
二、字词书写(共1小题)
金秋十月,丹挂飘香。公园里,村路旁,一树树挂满多若繁星、五颜六色、香气四yì( )的桂花。“桂子月中落,天青云外飘”,今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丹桂预示丰收的晚秋,给人启迪和遐想,让人品秋的甘醇,桂的芳香,给人快乐和希望。秋日把夕晖撒满江河两岸,老者们在河边时而谈笑风shēng( ),时而舞姿翩跹( ),兴奋的脸颊( )上荡漾出花甲浪漫、幸福饱满的时代内涵。
三、情景默写(共1小题)
类别 |
篇目 |
思想感情 |
乐府诗 |
“ , 。”[李白《行路难》(其一)] |
志向远大,信念坚定 |
五言律诗 |
“ ,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
离家渐远,心境悲凉 |
七言律诗 |
“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豁达乐观,富有哲理 |
七言律诗 |
“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英雄失落,悲愤感慨 |
词 |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
对月怀人,美好祝愿 |
四、名著阅读(共1小题)
①逆来顺受 A李逵
②负荆请罪 B时迁
③鸡鸣狗盗 C林冲
① ② ③
阅读方法 |
助读资料 |
阅读任务 |
检索目录 |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舞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任意东溪村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
探究杨志的出身和押送生辰纲的原因,应该阅读哪几回? |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布袋莲
1)七年前我租住在木栅一间仓库改成的小木屋,木屋虽矮虽破,却因风景无比优美而觉得饶有情趣。
2)每日清晨我开窗向远望去,首先看到的是种植在窗边的累累木瓜树,再往前是一棵高大的榕树,榕树下有一片田园栽植了蔬菜和花圃,菜园与花圃围绕起来的是一个大约有半亩地的小湖,湖中不论春夏秋冬,总有房东喂养的鸭鹅在其中游嬉。我每日在好风景的窗口写作,疲倦了只要抬头望一望窗外,总觉得胸中顿时一片晴朗。
3)我最喜欢的是小湖一角长满了青翠的布袋莲。布袋莲据说是一会走生殖能力强的低贱水生植物,有水的地方随便一丢,它就长出来了。而且长得繁茂强健。布袋莲的造型真实美,它的根部是一个圆形的球茎,绿的颜色有许多层次,它的叶子也奇特,圆弧形的卷起,好像小孩仰着头望天空吹着小喇叭。有时候,我会捞上几朵布袋莲放在我的书桌上,它没有土地,失去了水,往往还能绿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它的枯萎也不象一般植物,它是由绿转黄,然后慢慢干去,格外惹人怜爱。
4)后来,我住处附近搬来一位邻居,他养了几只羊,他的羊不知为什么喜欢吃榕树的叶子,每天他都要折下一大把榕树叶去养羊。到最后,他干脆把羊绑在榕树下,爬在树上摘叶子,才短短的几个星期,榕树叶全部被摘光了,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野风中摇摆褪色的秃枝。我憎恨那个放羊的中年汉子。榕树叶吃完了,他说他的羊也爱吃布袋莲。
5)他特别做了一枝长竹竿来捞取小湖中的布袋莲,一捞就是一大把,一大片的布袋莲没有多久就全被一群羊儿吃得一叶不剩。我虽几次制止他而发生争执,但是由于榕树和布袋莲都是野生,没有人种它们,它们长久以来就生长在那里,汉子一句话便把我问得哑口无言:“是你种的吗?”汉子的养羊技术并不好,他的羊不久就患病了;不久,他啊也搬离了那里,可是我却过了一个光秃秃的秋天,每次开窗就是一次心酸。
6)冬天到了,我常独自一个人在小湖边散步,看不见一朵布袋莲,也常抚摸那些被无情断丧的榕树枝,连在湖中的鸭鹅也没有往日玩得那么起劲。我常在夜里寒风的窗声中,远望在清冷月色下已经死去的布袋莲,辛酸得想落眼泪,我想,布袋莲和榕树都在这个小湖永远地消失了。
7)熬过冬天,我开始在春天忙碌起来,很怕开窗,自己躲在小屋里整理未完成的稿件。有一日,旧友来访,提议到湖边散散步。我惊讶地发现榕树不知道什么时候萌发了细小的新芽,那新芽不是一叶两叶,而是千株万株,凡是曾经被折断的伤口边都冒出四五朵小小的芽,使那棵几乎枯去的榕树好象披上一件缀满绿色珍珠的外套。布袋莲更奇妙了,那原有的一角都已经扑满,还向两边延伸出去,虽然每一朵都只有一寸长,更因为低矮,使他们看起来更加缠绵,深绿还没有长成,是一片翠得透明的绿色。
8)我对朋友说起那群羊的故事,我们竟为了布袋莲和榕树的更生,快乐得在湖边拥抱起来,为了庆祝生的胜利,当夜我们就着窗外的春光,痛饮得醉了。
9)那时节,我只知道为榕树和布袋莲的新生而高兴,因为那一段日子活得太幸福了,完全不知道它有什么意义。
10)经过几年的沧桑创痛,我觉得情感和岁月都是磨人的,常把自己想成是一棵榕树,或是一片布袋莲,情感和岁月正牧着一群恶羊,一口一口地啃吃着我们原本翠绿活泼的心灵,有的人在这些啃吃中枯死了,有的人失败了,枯死和失败远是必有的事,问题是,东风是不是再来,是不是能自破裂的伤口边长出更多的新芽?
11)当然,伤口的旧痕是不可能完全复合的,被吃掉的布袋莲也不可能更生,不能复合不表示不能痊愈,不能更生不表示不能新生,任何情感和岁月的挫败,总有可以排解的办法吧!
12)我翻开七年前的日记,那一天酒醉后,我歪歪斜斜地写了两句话:“要为重活的高兴,不要为死去的忧伤。”
, 慢慢枯萎,惹人怜爱
,
奇妙新生,惊喜雀跃
那新芽不是一叶两叶,而是千株万株,凡是曾经被折断的伤口边都冒出四五朵小小的芽,使那棵几乎枯去的榕树好象披上一件缀满绿色珍珠的外套。
常把自己想成是一棵榕树,或是一片布袋莲,情感和岁月正牧着一群恶羊,一口一口地啃吃着我们原本翠绿活泼的心灵,有的人在这些啃吃中枯死了,有的人失败了,枯死和失败远是必有的事,问题是,东风是不是再来,是不是能自破裂的伤口边长出更多的新芽?
读书人为何丢了书卷气
韩浩月
①有段时间我收集了一些作家画像,有福克纳、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毛姆、石黑一雄等等,还把其中两位的黑白照片打印了出来挂在电脑上方,这样码字的时候,时时会感觉到头顶上有人在注视,感觉不错。
②喜欢这些作家画像,是因为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的统一标志:书卷气。福克纳有卷卷的小胡子,很帅气;海明威看上去很彪悍、勇武,但笑容与眼神里都藏有温柔;毛姆不像一些传记书里写的那样内向、阴柔,看上去深邃又安静……而这,都得益于他们身上的书卷气。我经常接触到一些读书人,表情里有焦虑,眼神里有浮躁,性格里有戾气,读书人该有的视野上的开阔与远大,内心里的安宁与淡定,都远远不足,仍然是一个飘在这个喧嚣时代的尘埃。
③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表现。一个人要有点书卷气,脱离点庸俗气,举手投足间、一言一语间都要给人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样子。《红楼梦》里有这样一句诗:“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这是曹雪芹写给金陵十二钗中妙玉的诗句,形容她的气质之优美如同幽谷中的兰花一样芳馨纯洁,才华之出众又宛如仙子一样聪慧敏捷,这就是一种书卷气。
④书卷气来自于孜孜不倦的读书,在幽幽书香的潜移默化之中,浊俗可以变得清雅,奢华可以变得淡泊;一个人的心境可以从狭小变得开阔,偏激变得平和。生命的美容靠读书。读书读到傻乎乎,没有朋友,没有生活,没有乐趣,读成“傻博士”,不在此列。
⑤书卷气并非只是读书就能带来的,而是以古观今,以文观己,是内在格局与外在本领的相结合,是一种“人格与技能”的合成。人格要高尚,要有悲悯有关怀,这样的人格需要漫长的阅读与思考才得以炼成,还要经受得住天性的考验。有些人天性不好,伟大的人格经常被邪恶的天性给淹没了;至于技能,那是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漫长的时间才得以成为随身本领的——琴棋书画这四样,哪样不得浸淫十年以上?
⑥所以,现在的读书人身上缺书卷气,大约与没法把人格、技能当成一项毕生追求的修行也有关系。谁敢说在当下能够单凭写作或者“贩卖”大脑里的那些知识养家?除了走到塔尖上的少数名家,绝大多数读书人,还得用另外一项技能糊口,读书更多时候是一种休憩或寄托,遇到生活不顺,这点寄托也便干脆不要了。至于近年来,奇葩字画秀,什么书法“鼻”祖,“丑书大师”“乱书”“吼书”,一个比一个狂野,出格,不忍直视。
⑦在互联网、电子智能时代,更多的人开始读屏,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于是有人说“读什么内容很重要,通过什么介质读不重要”,这个说法成立,读屏只要读的是精品、经典,是有体系、有思考的阅读,一样能“藏书在架,会心阅览,行有度,止有法,久之,气质生也”。可是在大数据的智能推送以及社交媒体对人性的精细揣摩下,重复及无用信息如洪流一样,让人身陷其中、无力自拔,读书人中了招也不例外。
⑧眼下我们意识到书卷气很重要,时常让我们觉得,书卷气虽然抵御不了被时代车轮碾轧的痛楚,但起码会带来一点安慰。为了这点安慰的光亮,整个社会开始重视书卷气,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人该奋起,不该放弃。要知道,读书人丢了书卷气,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无奈而悲伤的事情啊。
(有删改)
(资料链接)
被称为“世界上最贵的书”——《北美野鸟图谱》的作者奥杜邦,他一生爱鸟、画鸟,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森林中那些可爱的精灵,达尔文曾这样描述奥杜邦的形象:“(他)衣服粗糙简单,黝黑的头发在衣领边披散开来,他整个人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鸟类标本。”
六、对比阅读(共1小题)
(甲)
庆历中,欧阳文忠公谪守滁州。有琅琊幽谷,山川奇丽,鸣泉飞瀑,声若环佩,公临听忘归。僧智仙作亭其上,公刻石为记,以遗州人。既去十年,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闻而往游,爱其山水秀绝,以琴写其声,为《醉翁操》。盖宫声三叠。后会公河朔,遵援琴作之,公词以遗遵,并为文以叙其事。然词不主声,为知琴者所惜。后三十余年,公薨① , 遵亦殁。其后,庐山道人崔闲,遵客也,妙于琴理,常恨此曲无词,乃谱其声② , 请于东坡居士子瞻,以补其阙。
方其补词,闲为弦其声,居士倚为词,顷刻而就,无所点窜③。然后声词皆备 , 遂为琴中绝妙,好事者争传。遵之子为比丘,号本觉法真禅师,居士书以与之,云:“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有不相应。沈君信手弹琴而与泉合,居士纵笔作词而与琴会,此必有真同者矣。”
(选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乙)
醉翁操
(宋)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篑④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弦”。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⑤ , 水有时而回渊。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⑥外两三弦。
(注)①薨(hōng):君主时代称诸侯或大官等的死。②谱其声:标注指法符号。③点窜:指删改。④荷篑:典出《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⑤童巅:山顶光秃。⑥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僧智仙作亭其上,公刻石为记,以遗州人。
2)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有不相应。
同是写琅琊山泉声美妙,《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是直接描写“山行六七里, ”;(甲)文中王辟之是以声写声“ , ”,苏轼《醉翁操》上片则是用“ ”两字发无疑之问。
七、作文(共2小题)
近年来,与诗词相关的经典文化类综艺节目越来越红火,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学校也想举办类似于诗词大会的活动。同学们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各有利弊的分析。本学期校长室特开辟了“建议书”通道,面向全校同学公开征询各类意见、建议。
请你就上述事件,写一份建议书给校长,提出你的看法和建议。
要求:①要鲜明地表达观点并有足够的理由;②注意层次清晰和逻辑严密;③不要出现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④100字左右。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建议书的格式)。
有人说:我们经常拿自己最好的产品和别人最好的产品比较,我们会在比较中进步。有人说:用不着和别人比较,活出自己的色彩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还有人说:不跟别人比,只跟自己比……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和见闻,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你的经历,可以抒发你的感受,可以阐述你的观点。要求:①选好角度,碗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出现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