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词四首》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3小题)

1、文学常识填空。
(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      朝文学家      (姓名)。
(2)《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            (姓名),字      ,号      ,与            并称“三苏”。“江城子”是            是词的题目。
(3)《满江红》是      先驱      (姓名)所写的一首词。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      朝爱国词人      (姓名),字      ,号      ,与      并称“苏辛”。
2、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老夫发少年狂     聊:      

②千卷平冈         骑:      

③为报倾城随太守     倾城:      

挽雕弓如满月     会:      

⑤五十弦塞外声     翻:      

⑥马的卢飞快       作:      

壮词             赋:      

⑧秋容如           拭:      

3、请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2)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4)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5)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

二、默写(共1小题)

1、理解默写。
(1)《渔家傲·秋思》中直抒胸臆,写将士们的思乡报国之情的句子是: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明词人的坚定信念和报效国家的宏远、伟大气概的句子是: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展现词人的醉态和梦境的句子是: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官兵同甘共苦,战歌雄壮,再现军中壮观、热烈场面的句子是:      
(5)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牢笼的句子是:      

三、诗歌鉴赏(共6小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1)
A . 这首词上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词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B . 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 C . 词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D . 词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于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词人粗犷、豪放的风格。
(2)“江城子”是这首词的      ,“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      
(3)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
(4)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①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1)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词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南宋词人,身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气节为时人所重。

(1)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描绘了自己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境遇,分别流露出少年潇洒、            的心境。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词。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日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突出的写法。词中除了“醉里挑灯看剑”外,请你找出另外一句实写的句子。
(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这首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请自选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6、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      代的范仲淹,诗句开头一个      字写出了延州和内地大不相同的秋季风光,同时也为整篇文章作者抒发的情感设下伏笔。
(2)在众多诗人笔下,白发不仅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的自然现象,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句与《渔家傲·秋思》中的画线句,分析两位诗人借助“白发”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初三(1)班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中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 (1)
A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E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新闻撰写】班上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经典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班级要向学校图书馆借五本《唐诗三百首》传阅,一周后归还,请你以班委会代表李明的名义写一张借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词四首》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