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23课 干将莫邪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7小题)

1、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使之           

后壮           

③但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之千金           

⑤入山歌           

⑥儿闻之,去           

⑦不子也           

⑧当于镬煮之           

⑨王其言           

⑩愿王自往视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王大怒,使相之。

译文:      

(2)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译文:      

(3)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译文:      

(4)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译文: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闻王/购子头/千金 B . 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 C . 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D . 客/亦自拟/己头
4、与“王即购之千金”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吾干将、莫邪子也 B . 困于心,衡于虑 C . 为子报之 D . 夫战,勇气也
5、填空。

《干将莫邪》选自      ,作者            (朝代)史学家、文学家。

6、请根据课文《干将莫邪》的内容概括“客”的形象。

7、文章《干将莫邪》的结尾虽然是正义战胜了残暴,但却让人高兴不起来,故事充满了血腥杀戮。我们当代社会能否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

二、课内阅读(共1小题)

1、阅读课文《干将莫邪》的第3、4段,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

①两手捧头及剑之           

②于是尸乃           

③此勇士头也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

译文:      

②愿王自往临视之。

译文:      

③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

译文:      

(3)“客”是一个有勇有谋、有信有义的人,他的“勇”表现在哪里?他的“谋”表现在哪里?他的“信义”表现在哪里?

(4)请你从侠客“言必信,行必果”的角度,谈一谈“诚信”的现实意义。

三、美文品析(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

戴胄犯颜执法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 , 敕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的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1)
A .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 .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C .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 .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2)写出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②天下无冤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译文:      

(4)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23课 干将莫邪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