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胡埭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6小题)

1、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  )

A . 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 . 欧洲东部、大西洋东岸 C . 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D .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上海有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台北有位志愿者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从台北送到上海,选择的交通运输工具是(  )

A . 火车 B . 轮船 C . 飞机 D . 汽车
3、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后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

(1)
A . 从西向东减少 B . 东北多,西南少 C . 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D . 北方多,南方少
(2)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2)
A . 兴修水库 B . 跨流域调水 C . 提高水价 D . 海水淡化
(3)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甲地处于半干旱地区 B . 乙地是我国主要的温带草原区 C . 丙地降水丰沛,河流汛期长 D . 丁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河流结冰期长
4、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管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A . ③④⑤⑥ B . ②④⑤⑥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⑤
5、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后面小题:

(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1)
A . 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 B . 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 . 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D .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的省级行政区有(  )

(2)
A . 福建、台湾 B . 北京、上海 C . 湖北、湖南 D . 西藏、青海
6、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A . 内蒙古高原 B . 黑龙江省漠河 C . 青藏高原 D . 新疆吐鲁番
7、无锡市所处的温度带是(  )

A . 热带 B . 亚热带 C . 暖温带 D . 中温带
8、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

A . 森林 荒漠 B . 草原 水能 C . 小麦 水稻 D . 羊皮袄 淡水
9、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读图“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完成后面小题:

(1)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  )

(1)
A . 14 亿 B . 13.7 亿 C . 12.8 亿 D . 12 亿
(2)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是(  )

(2)
A . 快速上升 B . 逐渐上升 C . 逐渐下降 D . 基本持平
10、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下列山脉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山脉两侧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 B . 山脉是长江与珠江的重要分水岭 C . 山脉是四川省和湖北省的分界线 D . 山脉南侧为半干旱区,北侧为半湿润区
11、如图是广州、武汉、北京和哈尔滨四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幅图中能反映北京气候特点的是(  )

(1)
A . B . C . D .
(2)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2)
A . B . C . D .
(3)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3)
A . 雨热同期 B . 全年高温多雨 C . 冬雨夏干 D . 全年低温少雨
12、读图,完成后面小题:

(1)四河流(或运河)中位于我国非季风区的是(  )

(1)
A . B . C . D .
(2)四河流(或运河)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

(2)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③④
13、读黄河(图1)及黄河“地上河”(图2)示意图,完成后面小题:

(1)图2所示景观,主要位于黄河的(  )

(1)
A . 甲河段 B . 乙河段 C . 丙河段 D . 丁河段
(2)治理黄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

(2)
A . 上游修建水库 B . 下游加固大堤 C . 中游水土保持 D . 上游植树造林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我国宪法规定,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 . 我国人口多少不一,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C . 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 .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置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行政区域
15、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但各地农业发展的条件差异很大,农业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 . 东北平原发展冬小麦种植 B . 四川盆地发展热带作物生产 C . 海南岛大力发展棉花生产 D . 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
16、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但各地农业发展的条件差异很大,农业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我国种植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

A . 气候复杂多样 B . 夏季雨热同期 C . 山地多,平地少,尤其平原少 D .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17、以下戏曲文化与其所在省区简称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A . 秦腔﹣﹣贵 B . 粤剧﹣﹣沪 C . 豫剧﹣﹣川 D . 陇剧﹣﹣甘
18、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九江、芜湖、长沙,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看,它们当时能够成为著名米市的原因是(  )

①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以稻米为主②这里位于长江干流和许多支流以及京杭运河的交汇处,水运条件优越③长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区,有广阔的市场④这里是历史上的著名的古都,许多帝王都定都与此.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9、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形气候条件下,人们的生产方式截然不同.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区应位于我国的(  )

(1)
A . 暖温带地区 B . 热带地区 C . 亚热带地区 D . 青藏地区
(2)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该地的油料作物最有可能是(  )

(2)
A . 大豆 B . 油菜 C . 甜菜 D . 花生
20、图1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图2为“我国部分地形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1)
A . 昆仑山脉 B . 祁连山脉 C . 横断山脉 D . 太行山脉
(2)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

(2)
A .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 .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 . 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D . 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21、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和四大工业基地(阴影部分)分布图,据图完成后面小题: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  )

(1)
A . 东部沿海地区 B . 中部地区 C . 东南部地区 D . 北部地区
(2)北京某集团公司职员计划从北京到香港进行技术交流,应选择的铁路干线是(  )

(2)
A . B . C . D .
22、如图50元人民币上景观所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为(  )

A . 壮族 B . 蒙古族 C . 傣族 D . 藏族
23、阅读表,据表完成后面见小题:

        自然资源

位次

矿产总量(已探明)

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水资源总量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3

4

8

6

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53

67

121

110

(1)中国重要资源在世界位次表表中属于可非再生资源的是(  )

(1)
A . 矿产资源 B . 耕地资源 C . 森林资源 D . 水资源
(2)中国重要资源在世界位次表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2)
A .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 B .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C . 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 D . 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3)中国重要资源在世界位次表关于我国资源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我国的领土面积很大,自然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 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应减少 C . 我国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但破坏和浪费比较严重 D . 由于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我国各种自然资源的数量增长很快
24、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图中数字为该省区荒漠化土地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比例)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完成后面小题:

(1)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1)
A . 西北、青藏地区 B . 西南、云贵地区 C . 东北、华北地区 D . 东南、江南地区
(2)按照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省区是(  )

(2)
A . 内蒙古、甘、藏、青 B . 新、内蒙古、藏、青 C . 青、藏、内蒙古、新 D . 新、藏、甘、青、陕
25、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有(  )

①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  ②滥伐森林,植被减少 ③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

④人口增长过快,造成房源短缺,不得不占用耕地开拓房源  ⑤占用农田挖塘养鱼.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⑤
26、关于下图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B . ②省是我国西南边疆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C . 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是武汉市 D . 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相邻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中国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到了宋代,北咸南甜的格局形成.发展到清末时,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共等汉民族饮食的“八大菜系”.

请根据八大菜系的名称把各大菜系形成所在的省区和行政中心对应的字母或数字填到下表相应位置

a.闽菜      b.浙菜    c.川菜     d.鲁菜

A.山东省    B.江苏省  C.福建省    D.湖南省

①成都      ②南京    ③广州      ④合肥

菜系名称

苏菜

      

粤菜

      

湘菜

      

徽菜

      

所在省区

      

      

广东省

四川省

      

      

安徽省

浙江省

行政中心

      

济南

      

      

长沙

福州

      

杭州

2、

读“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

(1)写出我国四大工业区的名称

A.               B.      

C.               D.      

(2)四大工业区中,以重工业为主的是      (填字母),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填字母),该工业区的中心城市是       , 该城市简称      

(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农业也较发达,其中A地种植的糖料作物为       , B地区耕地类型为       , C地区主要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 D地区的糖料作物      

3、

读“中国铁路网示意图”回答.

(1)铁路具有            的优点,非常适合我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成为我过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我国铁路网形成“五纵三横”的格局,其中,“五纵”为:B:      线;A京哈﹣C京九线;D      线;E焦柳线;F宝成﹣G成昆线;“三横”为:H京包﹣I包兰线;L      ﹣J兰新线;M沪杭﹣N浙赣﹣P湘黔﹣Q贵昆线.

(3)K为      铁路,沿线的气候特点为      

(4)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系列高铁线路,高铁一般用于      (客运或货运),与传统铁路运输相比,具有            等特点.

4、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B是      高原,其地貌特征是      

(2)C是      盆地.

(3)E是      平原,其作物熟制是      ;G是      平原,其耕地类型是      

(4)山脉:H      、J      、K      

5、

图为“长江、黄河干流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      高原,上游      (水或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流经      (平原或山地)地区,最后注入      洋.

(2)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大量泥沙汇入.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      (地上或地下)河”.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中游地区宜大力      (植树种草或开垦耕地),减少水土流失.

(3)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长江素有“      水道”的美誉.

(4)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西北地区和      北地区.为了缓解此地缺水问题,我国建设了      工程,该工程共分为三条输水方案,其中东线工程利用      河道,连通了海河、                  等水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胡埭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