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科技改变生活,人们只需通过手机镜头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人脸识别的身份注册、认证、登录等,使身份认证更方便、安全。 B . 为了给村民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村委会在村中心开设了农家书屋。 C . 消防员提醒爱美女生,火场逃生时尽量脱掉丝袜,以免丝袜着火时皮肤不受到损伤。 D . “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xū)  量(jiǎo)  慷(kǎi)  沉默言(guǎ) B . 磨(zuó)  延(mián)  职(chèng) 情不自(jīn) C . (hé)  生(luán)  坍(tā)   一而散(hōng) D . 章(xūn)  霎时(shà)  跄(liàng)  根问底(páo)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凌乱    滑稽画    天旋地转    怪诞不惊 B . 狭隘    薰衣草    神采奕奕    拈轻怕重 C . 硬朗    麝香鸭    豪无遮拦    随声附和 D . 炫耀    恶做剧    参差不齐    大相径庭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B .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如《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等。 C . 中心,是文章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因此,围绕中心写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为此,写作时要根据确定的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对选定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剪裁和加工,并安排好先后的次序。 D . 《散步》是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全家三代四口人的散步事件,表现家人之问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的美好氛围,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此文以小见大,意蕴丰富;语言朴实,耐人寻味。

二、情景默写(共1小题)

1、名句默写。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诫子书》)
(3)《次北固山下》中与首联遥相呼应,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的句子是:            
(4)雨夜,诗人情思悠长。羁旅巴蜀的李商隐用“            ”(《夜雨寄北》)慰藉内心思念;僵卧孤村的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梦中仍思报国。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1、名著阅读。

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㷬天炽地。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

……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1)上文选段中的“妖精”是谁?行者为何要和他大战一场?
(2)根据节选内容及你平时阅读体验,概括行者的性格特点。

四、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做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1 图片_x0020_100002

材料二  据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1)阅读材料一,从中提取两条重要信息。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提出两条改善阅读现状的建议。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猫》有关段落,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逸”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请用简洁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多处设置伏笔,暗示“花白猫”的悲惨结局。请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分析。
(3)自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4)分析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2、阅读《灯如红豆》,完成下面小题。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纪昀有言:“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明亮。更主要的是它有个调整亮度的开关。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

⑦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⑧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⑨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⑩几十年来,陪伴我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⑪“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删改)

(1)围绕“小油灯”,文章主要写了哪三件事?请用简洁语言概括。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

(3)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六、课内阅读(共1小题)

1、阅读《狼》,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意      

②意将入以攻其后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文中的狼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结尾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何作用?

七、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什么作用?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作文(共2小题)

1、温暖的记忆

要求:①叙事完整,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进入中学以来,在父母、老师、同学的帮助和支持下,你的视野得到了开阔,能力得到了提高,性格品质得到了塑造,心理和身体素质得到了加强。

请你以“谢谢你,让我   ▲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叙事完整,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