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八课南州六月荔枝丹课时训练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双基积累(共4小题)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zēnɡ)    瓜(ránɡ)    醴(lào) B . 负(bèi)    树(ɡuān)    萌(niè) C . 裂(jūn)    宗(wēi)    藏(zhù) D . 语(yàn)    紫(qiāo)    果(ɡěnɡ)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 . 蒂部   纵然   粗糙   呕气 B . 副员   薄膜   烘干   嘲讽 C . 花序   进贡   移植   吹嘘 D . 气侯   渣滓   绚丽   褐色
3、对本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文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六月,是农历六月,这句话概括了荔枝的产地和成熟时间。 B . 丹,是深红色,在此处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正在成为红色,即指荔枝逐渐成熟。 C . 用诗做文题,既鲜明又形象,富有诗意,而且与本文广泛征引古代诗文的写法相映衬,体现了文章的文学情趣。 D . 用古人的一句诗为题,巧妙地概括了文章重点说明的内容,独树一帜,别有情趣。
4、综合性学习。

在缤纷夏日里,串串丹荔雀跃枝头,一年一度的海口荔枝文化节再次飘香,吸引八方来客。

(1)请你为这次文化节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假设你是一名海口的荔枝推销人员,请你利用课文所学知识和生活积累,向外地客人推介荔枝。(70字左右)

(3)根据所给上联,补出下联。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为南岭佳果

下联:      

二、课内阅读(共1小题)

1、阅读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7、8两段,完成小题。

(1)从选文第1段可以看出荔枝肉有哪些特点?

(2)下面语句中两个加点的“这”指代的对象相同吗?指代的各是什么?

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3)选文第2段引用杜牧的诗,意在说明什么?你知道此诗的题目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真实意图吗?请写下来。

(4)选文第2段介绍荔枝的贮运,与上下文的内容相吻合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三、美文品析(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菏泽牡丹

汪曾祺

   ①谚云:“谷雨三日看牡丹。”今年的谷雨是阳历四月二十。我们二十二日到菏泽,第二天清晨去看牡丹,正是好时候。

   ②初日照临,杨柳春风,一千亩盛开的牡丹,这真是一场花的盛宴,蜜的海洋,一次官能上的过度的饱饫。漫步园中,恍恍惚惚,有如梦回酒醒。

   ③牡丹的特点是花大、型多、颜色丰富。我们在李集参观了一丛浅白色的牡丹,花头之大,花瓣之多,令人骇异。村支书指着一朵花说:“昨天量了量,直径三十五公分。”古人云牡丹“花大盈尺”,不为过分。他叫我们用手掂掂这朵花。掂了掂,够一斤重!苏东坡诗云“头重欲人扶”,得其神理。牡丹花分三大类:单瓣类、重瓣类、千瓣类;六型: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平头型、皇冠型、绣球型;八大色:黄、红、蓝、白、黑、绿、紫、粉。通称“三类、六型、八大色”。姚黄、魏紫,这里都有。紫花甚多,却不甚贵重。古人特重姚黄,菏泽的姚黄色浅而花小,并不突出,据说是退化了。园中最出色的是绿牡丹、黑牡丹。绿牡丹品名豆绿,盛开时恰如新剥的蚕豆。挪威的别伦·别尔生说花里只有菊花有绿色的,他大概没有看到过中国的绿牡丹。黑牡丹正如墨菊一样,当然不是纯黑色的,而是紫红得发黑。菏泽用“黑花魁”与“烟笼紫玉盘”杂交而得的“冠世墨玉”,近花萼处真如墨染。堪称菏泽牡丹“代表作”的,大概还要算清代赵花园园主赵玉田培育出来的“赵粉”。粉色的牡丹不难见,但“赵粉”极娇嫩,为粉花上品。传至洛阳,称“童子面”,传至西安,称“娃儿面”,以婴儿笑靥状之,差能得其仿佛。

   ④菏泽种牡丹,始于何时,难于查考。至明嘉靖年间,栽培已盛。《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菏泽县志》载:“牡丹、芍药多至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年秋后,“土人捆载之,南浮闽粤,北走京师,至则厚值以归”。现在全国各地名园所种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泽运去的。清代即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说。凡称某处某物甲天下者,每为天下人所不服;而称“菏泽牡丹甲天下”,则天下人皆无异议。

   ⑤牡丹的根,经过加工,为“丹皮”,为重要的药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菏泽丹皮,称为“曹丹”,行市很俏。

   ⑥牡丹是长寿的。菏泽赵楼村南曾有两棵树龄二百多年的脂红牡丹,主干粗如碗口,儿童常爬上去玩耍,被称为“牡丹王”。袁世凯称帝后,曹州镇守使陆朗斋把“牡丹王”强行买去,栽在河南彰德府袁世凯的公馆里,不久枯死。今年在菏泽开牡丹学术讨论会,安徽的代表说在山里发现一棵牡丹,已经三百多年,每年开花二百余朵,犹无衰老态。但是牡丹的栽培却是不易的。牡丹的繁殖,或分根,或播种,皆可。一棵牡丹,每五年才能分根,结籽常需七年。一个杂交的新品种的栽培需要十五年,成种率为千分之四。看花才十日,栽花十五年,亦云劳矣。

   ⑦告别的时候,村支书叫我们等一等,说是要送我们一些花,一个小伙子抱来了一抱。带到招待所,养在茶缸里,每间屋里都有几缸花。菏泽的同志说,未开的骨朵可以带到北京,我们便带在吉普车上。不想到了梁山,住了一夜,全都开了,于是一齐捧着送给了梁山招待所的女服务员。正是:菏泽牡丹携不去,且留春色在梁山。

(选自汪曾祺《草木春秋》,有删改)

(1)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2)第③段写别伦·别尔生的话,目的是      

第⑥段写安徽代表的话,目的是      

(3)“一棵牡丹,每五年才能分根,结籽常需七年”中的“才”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4)根据本文内容分析,为什么说“称‘菏泽牡丹甲天下’,则天下人皆无异议”?

四、写作练笔(共1小题)

1、【写法借鉴】本文虽属于说明文,文中却引用诗句,或介绍荔枝林的景观,或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或印证荔枝的生长北限,或借以表达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的愿望与建议,都极富文学情趣。

【片段仿写】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水果,运用引用的写法生动形象地进行描写。(80字左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八课南州六月荔枝丹课时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