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4课理性之光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题 (共20小题)

1、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 . 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 . 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 . 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 . 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2、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

A . 教随国定 B . 信仰自由 C . 信仰得救 D . 因信称义
3、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

A . 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 . 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 . 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 . 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4、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 . 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 .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 . 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D . 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5、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德国 D . 美国
6、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法国人引领了时代潮流,涌现出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杰出思想家。这场运动是(  )


A . 文艺复兴 B . 宗教改革 C . 启蒙运动 D . 文学革命
7、启蒙思想之所以称为“启蒙”,其主要原因是(  )

A . 它批判蒙昧主义,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B . 它提倡三权分立,为资产阶级法学奠定了根基 C . 它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D . 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总动员
8、伏尔泰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表明他(   )

A . 提倡权利平等 B . 反对君主专制 C . 反对教会控制 D . 提倡民主政治
9、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句话是(  )

A . 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 . 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 . 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 .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10、伏尔泰在《巴比伦公主》一书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分立法之权。”伏尔泰描绘的国家是(  )

A . 法国 B . 巴比伦 C . 英国 D . 德国
11、下列有关孟德斯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社会契约论是他最重要的贡献 B . 《论法的精神》是他的代表作 C . 孟德斯鸠是英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 D . 他认为教皇是“两足禽兽”
12、启蒙运动时期,某思想家在其代表作中提出的“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保障公民自由”的理论为历代资产阶级所赞扬。关于这位思想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 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倡导君主立宪制 B . 他指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C . 他认为国家是自由人民所订立的社会契约的产物 D . 他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
13、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其积极意义在于(  )

①否定了专制王权                 ②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 

③揭示了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④直接否定了宗教的权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 D . ②④
14、在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中,卢梭具有其他人所没有的特别声誉,那就是他的名字紧紧与“第一次建立在人权理论和正义原则基础上的”法国大革命连接在一起,“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以下哪一观点是卢梭提出的(  )

A .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B .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教,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C . 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D .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15、在启蒙思想的传播过程中,伏尔泰和卢梭争论的话题不可能是(  )

A . “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 B . “君主开明专制”还是“人民有权推翻君主” C . “否定罗马教廷权威”还是“否定教会创世说” D .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还是“财产私有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16、德国伟大的诗人海涅说过:“就破坏力而言,他可以同法国革命的首领罗伯斯庇尔相比。这位法国革命家杀掉了国王,而这位哥尼斯堡的老人则有胆量做更大的事——反对上帝。”他评论的这个人应是(  )

A . 卢梭 B . 伏尔泰 C . 孟德斯鸠 D . 康德
17、康德说:“Sapere aude!……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其中“Sapere aude”的含义可能是(  )

A . “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B .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C . “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D . “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18、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建等级专制,实际上是要求(  )

A . 摆脱教会的思想控制 B . 消除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 C . 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 D . 唤起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19、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他们的思考更侧重于(  )

A . 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 . 与上帝直接对话 C . 构建“理性王国” D . 批判神权统治
20、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下列思想家的思想对20世纪初期中国民主政体的建立影响重大的是(  )

①伏尔泰     ②孟德斯鸠      ③卢梭       ④康德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题 (共5小题)

1、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霍布斯认为,人们在组成国家后已把全部自然权利转让给了主权者,既然君主是主权的体现者,国民的总意志,那么他的利益便理所当然地体现了臣民的利益,他本人就是全体臣民的化身。如此,则臣民对君主的任何反抗都意味着对自己的反抗。材料二  洛克以为,那种关于把全部权利上交给主权者的主张荒唐得近乎滑稽。人们组成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财产和安全,如果把一切权利都转让了出去,使君主有权任意处置自己的自由及生命,那么这与自然状态下有何区别?……天赋人权绝不可转让或遭剥夺,保护这些权利正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抹杀人权的国家没有存在的意义,而侵犯人权的政府即是暴政、专制。

                                     ——摘自陈绪纲《读(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伏尔泰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编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1)据材料一、二,霍布斯与洛克论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他们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2)据材料三,概括欧洲思想家们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态度,并说明其理由,导致他们产生认识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3)有人认为,与文艺复兴相比,以孟德斯鸠、伏尔泰等人为主将的启蒙运动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你是怎样理解的?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使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

(2)归纳材料二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什么学说?该学说对资本主义制度建设有何影响?

(3)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一与材料二各侧重于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相互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及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据材料二,卢梭在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3)材料一、二在“自由”问题上,有何相同之处?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孟德斯鸠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上面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思想?它们有何社会影响?

5、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1)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4)请谈谈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岳麓版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4课理性之光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