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八课阿炳在1950课时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双基积累(共4小题)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xī)    令(lè)    式(xié) B . 罕(xī)    纯(cuì)    衣(bō) C . 妇(ɡuǎ)    米(nuò)    管(jìn) D . (jí)    推(jiàn)    琵琶(pí pa)
2、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①瞎眼后的阿炳上街卖艺,起初是由一个乡下远亲家的小女孩搀扶着,后来催弟取代了小女孩。      

②那些为阿炳录音的人们也没有意识到,这次录音将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③可惜当年录音时由于录音钢丝不多,我们已无缘听到了。      

④据说,阿炳会演奏的曲目有三百多首……      

3、下列对课文《阿炳在1950》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介绍了在1950年,两位音乐家为阿炳录音的事,同时又用倒叙、插叙穿插介绍了阿炳的艺术生涯和坎坷人生。 B . 在这篇文字稿中,众多人物的同期声既增添了文章的历史感,又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 C . 作者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示阿炳的命运,做到了点面结合,正面与侧面结合,叙述、抒情、议论结合。 D . 文中写了阿炳的说唱曲《金圆券害煞老百姓》,意在表明阿炳悲剧命运的原因。
4、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阿炳在1950》后,班委会决定召开以“音乐之声”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乘着音乐的翅膀

中国名曲中,除了《二泉映月》,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两首。

(2)【活动二】感受音乐魅力

请你用“我最喜欢      (音乐曲目),因为      ”句式谈自己的感悟。

(3)【活动三】品析歌曲内涵 陶冶人文精神

孔子曰:“诗言志,歌咏言。”绝大多数的歌曲都是抒发一种向上的精神,渴望美好的未来,追求崇高的理想和真、善、美的精神境界的。请你举出这样的例子。

二、美文品析(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纯真年代里的纯真人情

   ①1978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在上海联合招生。我从家乡来到上海参加考试。上海音乐学院我名落孙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的复试名单榜要再过好几天才公布。我决定先回泰兴老家去等。走之前,我嘱咐一位亲戚:“到了发榜日,请帮我到上海音乐学院去看榜,如果有我的名字,赶紧给我拍个电报,我好赶来复试。”

   ②嘱咐了亲戚,我总感觉到不够放心。但我在上海就这么一位亲戚,还能拜托谁?想来想去,我想到了在考场上刚刚认识两天的一个考友——王次炤。

   ③我和次炤在考场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从他看我的眼神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于是,在匆匆离开上海之际,我委托他在看榜时看到我的名字,给我发个电报。

   ④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复试资格并被录取啊!比我年长7岁的次炤兄,毫无疑问肯定比我更希望获得复试资格。而那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在全国范围内只招录10人,考生之间竞争之惨烈是不言而喻的。

   ⑤复试名单发榜那天是我的生日。早晨起来,我就开始等电报,等到中午,电报还没有来。下午4点多,门外响起了决定命运的敲门声——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复试通知终于到了。但当天泰兴到上海的班车已经没有了,唯一能让我赶上次日早上8点钟复试的,是离家20多千米的长江边上一班到上海的小客轮。那班客轮五等舱的乘客,全是带着农渔产品到上海赶早市的江北农民。而我,美滋滋地与那些即将被上海人民吃掉的鸡鸭鱼蟹待在一起,向着我的未来航行。

   ⑥那天深夜,就在我和各种动物酣睡在一起的时候,另外一份通知我复试的电报到了泰兴家里!家里人接到这份作为喜讯的电报,却惊出一身冷汗:如果我只委托一个人,而这个人恰恰是发送这份深夜才到的电报的主儿,我的前途就毁了!那么晚才收到复试电报,除非我有直升机,否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赶上次日早8点在上海音乐学院进行的复试。

   ⑦后怕之余,家人感到庆幸——幸亏那第一份电报到得及时!庆幸之后,大家又感到纳闷:是谁选择这么晚的时间把复试消息告诉我呢?上海到泰兴的电报从发送到接收大概需要4个小时,半夜来的电报,发送的时间应当是傍晚七八点。故意这么晚才把消息传给我,这个人是谁?

   ⑧家里人显然不会认为发第二份电报的是我的亲戚。那么,肯定是那位受我委托的考生,故意拖延到晚上才发电报。这样,既可以轻松消除一个竞争对手,又不必背负爽约之名。于是家里人都嗟叹人心险恶。

   ⑨可是,大家的推测都错了!恰恰是王次炤——这位当时和我还素昧平生,只是在激烈竞争的考场上萍水相逢的考友,看到复试榜上有我的名字后,在第一时间给我发来了复试的喜讯。而我的亲戚后来告诉我:他那天起来就没想到看榜,到了傍晚时分,他信步走到离家不远的发榜处,在那里看到了我的名字,于是立即给我发了电报,虽然当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了。

   ⑩亲戚是个老人家,我不能责怪他。但我心里充满了对次炤兄的感激!如果不是他第一时间给我发来电报,我的大学梦一定会梦断扬子江了。

   ⑪我说不清楚,次炤兄后来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和他当年给我发电报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好人有好报!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为和自己毫无关系甚至还有利益冲突的陌生人做好事。这一切堪称纯真年代里纯真人情的典范。

(本文选自《读者》2013年6期,有删改)

(1)依据文章内容,补全下面情节。

归待复试、托人看榜→            →推测居心、感叹险恶→      

(2)文章第④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3)请揣摩并分析第⑤段画线句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4)文章⑥~⑩段运用了多种手法来表现王次炤这个人物,请任选一种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5)简要分析文章第⑪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认识。

三、写作练笔(共1小题)

1、【写法借鉴】课文语言描写很有特色,如文章“音乐一放出来……紧抱了机器不肯放手”一段,通过对阿炳的语言描写,表现出阿炳激动而又兴奋的心情。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常用的描写方法,值得同学们借鉴学习。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表现人物特点的文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八课阿炳在1950课时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