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区北仓镇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5小题)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______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人为什么不冬眠
徐 风
①我们知道,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许多动物到了寒冷的冬天都要冬眠,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冬眠呢?
②动物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作用降低,但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冬眠使得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体温下降。正在进行冬眠的动物,体内温度相当低,有时甚至与外界温度一样。随着它们体温的降低,它们的新陈代谢也会变慢。这也就降低了它们对氧的需求,因此呼吸会变慢,有时每分钟仅呼吸1~5次,心跳速度也相应变慢。所有这些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
③科学家指出,动物冬眠可能是它们体内的某种物质调控的结果。他们在某些冬眠动物的血液里发现,有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对其冬眠起调控作用。
④人类为什么无法冬眠呢?首先,我们人类大脑似乎已经失去一些关键性的能力。科学家发现,能进行冬眠的动物,大脑细胞中含有一种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看起来非常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蛋白分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在冬眠期间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当春天来临时,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退化的神经元会重新自我修复,看不出有任何的创伤。如果是人类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其次,人类的心脏在太冷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它会对钙产生收缩反应,如果钙太多的话,最终结果就是心脏骤停。在一定的温度下,人的心脏不能去除多余的钙,因此,当中心血液的温度在28℃以下的时候,就会停止工作。相比之下,冬眠动物的心脏即使在1℃的环境下也能继续跳动,因为它们的心脏可以自动去除多余的钙,这是人类所做不到的。
⑤那人类为什么没有成为可以冬眠的动物?其实,我们所处地区的天气和食物供应决定了我们不需要通过冬眠来躲避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顶级的捕食者,可以对付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我们也没有通过冬眠来躲避天敌的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冬眠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益处。比如,动物在冬眠时,其免疫系统是不工作的,因此会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此外,一项研究显示,冬眠也会影响动物的记忆,经过迷宫训练的睡鼠在冬眠之后完全忘记了它们曾经学到过什么。
(选自《百科知识》2017.02A,有删改)
一朵早醒的桃花
残冬季节,世界颓败了,天地间亮丽的色彩全都熄灭。
小院里,那株矮小的桃树落尽了叶子,苍黑的裸枝守着它丑陋的疤痕,伛偻在荒秽的角落,卑怯而孤寂。
我想念一朵小花。
这是一朵早醒的桃花,它曾开在这桃树的一根枝条上,灼灼的颜色将我照亮。至今它那轻柔的枝条还拂动我的记忆,使我舒畅难禁。
那时天空正阴郁。这座被世界遗忘的小院,守着一隅冻土冬眠,白昼和夜晚同样地寂寥,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
而这朵桃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站立枝头,大胆地舒展那娇小的花瓣,舒畅生命中全部的芳香和颜色,露出新鲜的浅笑,这死寂的世界顿时溢满了生气。它张开纯真的眼睛,看这寥落的小院,看满院的秽土和残枝败叶,看那白寂的墙和苍灰的楼房,它的眼色越过萧条的栅栏,投向那冥漠的荒芜天宇。
高邈的天空连同它覆盖下的万物冰冷地斜睨它。这朵早开的小花,它太小了,太轻、太柔弱了。
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地红,在无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地灿烂。
它就在这一根丑陋的枝条上,独自营造着春天,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 它控制不住生命的喜悦,笑出声来,声音那么甜柔新鲜,昏梦的枝条和上下的根缝都听到它这无所不在的声音,于是生命在粗糙的皮下波动,流淌,聚成苞蕾,又有一朵开了,又一朵……一簇簇一团团的花,占领了所有枝条。这些追随者,模仿它的颜色和姿态,拥有和分享着春天。
于是引来了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摸,把它们美艳的故事四处张扬。于是招来了一滴滴露珠,依偎着它们的娇靥旋舞虹彩。于是诱来了一群群异乡的黄蜂,围绕它们嘤嘤飞鸣,倾听那些甜蜜而销魂的诉说。
观赏者们群集而至,他们从灰袍中伸出头来,赞美说:这些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觉者,领风骚的佳丽,真是三春第一红,百卉第一香啊!
但那朵最早开放的小花此刻却隐没了。人们不认识它,不知它寄托在哪个位置。那朵站得最高的花不是它,那朵开得最煊赫的花不是它。那颗曾经被它染红的露珠,那只曾经被它迷醉的黄蜂,都不记得它。
在这世界的一个季节,它开放过一阵,最先孤独地红过,香过,美丽过,它自己也没留下记忆,就消逝了。
为此,我悼念它,这朵早醒的桃花。
、 、 、消释。
三、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年代:南朝宋
李侍郎绂① , 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②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④ , 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 , 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①侍郎:古代官名。绂(fú):李绂,人名。②赀(zī):通“资”,钱财。③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④《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少时家贫 少:
无不立对 对: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四、句子默写(共1小题)
五、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材料一)天津首条地铁于1984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运营,至2016年12月,天津地铁共有5条线路。2017年年底地铁5号线全线建成并网后,城市轨道交通将覆盖11个行政区,一张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成。
(材料二)地铁改变了人们对距离的理解,几公里几分钟即到;地铁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的认知,看似遥远的郊区快速直达;地铁改变了市民对生活的期待,节省出行时间,让人们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材料三)天津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
年 份 |
年客运量(人次) |
最大日客流量(人次) |
2012年 |
1.11亿 |
64万 |
2013年 |
2.43亿 |
102万 |
2014年 |
2.99亿 |
108.07万 |
2015年 |
3.01亿 |
111.61万 |
2016年 |
3.08亿 |
112万 |
(材料四)天津地铁在已有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举措,提高服务水平。地铁各站点设置爱心伞,行车时车厢温度控制在26℃±1℃,高峰时段缩短行车间隔,平安夜延长运营时间,大客流时启动限流措施并增设临时售票点……
六、名著阅读(共2小题)
七、作文(共1小题)
成长中,谁都有过姿态不断调整,认识不断深化,领悟逐步加深,境界逐步提升的经历。
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