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10常识及名篇名著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4小题)
《知否,知否》这题目我喜欢,但拙笔一时难就。你在一旁奋笔疾书,令人好不羡慕。我忍不住屈尊窥探。你却停下笔,把大作移至我面前,笑嘻嘻地说:“才子,请斧正。”
二、填空题(共8小题)
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 和 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 的范畴。新闻评论一般具有 、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和思想性的特点。
新闻也叫 ,通常包含 、 、 、 、 五个部分。从表达方式上看,新闻一般以 为主,也可以适当做些 ,还可穿插适当的 和 。
三、名著导读(共7小题)
人物:①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 、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② ——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①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有力。他很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喜欢的马被敌人俘虏了,他又去打仗夺回来了。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②他是“行伍”出身,他小时候被继母赶出家门,做过各种工作,童年遭受了各种苦难。他十八岁当上了排长,参加了推翻当时一个姓胡的督军的密谋。
③他貌不惊人,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在长征途中,他把马给走累的同志骑,自己大部分步行。每次作战不管大小,事前总要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
目录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通过红色大门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遭白匪追逐
造反者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的由来
在长沙的日子
苏维埃运动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同红色农民谈话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真正的”红军
彭德怀印象
为什么当红军
游击战术
红军战士的生活
(有删节)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彭德怀
①中国民间流传A有各种各样神奇的本领:四面八方能够看到百里以外,能够上天飞行,精通道教法术,诸如在敌人面前呼风唤雨。
②A身旁的人这样描述他: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象铁打的一样。
③A的妻子谈及丈夫的性格时说道:“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在这三则材料中共同提到的A,指的是红军的重要领导人 (人名)。1936年,斯诺来到陕北采访时,从毛泽东打满补丁的衣服、A用马尾毛做的① 、彭德怀用② 做的背心、③ 用绳子缠着一条腿的眼镜中,看到了一种独特的力量,他把这种力量称作“东方魔力”,并断言这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光”。(①②③任选一空作答)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 ”。孔子云:“勇者无惧。”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 。
①二十六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做了布留赫尔将军的亲信,布留赫尔将军当时是黄埔军校的第一号俄国顾问。
②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他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他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
③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布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