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B . 定然/是/不甚/宽广 C .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D .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揉团    绵延    显象管    别出心裁 B . 澄澈    寂寞    策源地    无动于衷 C . 泥桨    溅落    霎时间    疲倦不堪 D . 山崖    搅拌    笑眯眯    顾名思意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文章围绕“新装”展开,让各色人物尽情表演,丑态百出。 B . 《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全集》,诗人运用奇丽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天上街景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 C . 《女娲造人》这篇神话记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汉民族先祖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探索,极富想象力。 D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篇寓言讽刺和批评了那些固执已见、主观臆断的人。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革命烈士视死如归、气冲霄汉的大无畏气概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B . 这个电子温度计很灵敏 , 能随时显示出气温的变化。 C . 小王说话十分有趣,经常逗得大家眉开眼笑 D .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5、下列各组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 . 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 .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康。(将“强壮”改为“充沛”) D .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piāo)缈    (xuàn)耀    (cān)和 B . (cì)给      愚(cǔn)     踪(jì) C . (pìn)     (qīn)差     (tuǒ)当 D . (chú)步     (pì)护      (chéng)报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

①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②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三、名著导读(共1小题)

1、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那妇人闻言,大怒道:“这泼和尚无礼!我若不看你东土远来,就该叱出。我倒是个真心实意,要把家缘招赘汝等,你倒反将言语伤我。你就是受了戒,发了愿,永不还俗,好道你手下人,我家也招得一个。你怎么这般执法?”……那妇人见他们推辞不肯,急抽身转进屏风,扑的把腰门关上。师徒们撇在外面,茶饭全无,再没人出。……那呆子道:“……这如今茶水不得见面,灯火也无人管,虽熬了这一夜,但那匹马明日又要驮人,又要走路,再若饿上这一夜,只好剥皮罢了。你们坐着,等老猪去放放马来。”

    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那妇人道:“我也不嫌,只是家下无个家长,招一个倒也罢了;但恐小女儿有些儿嫌丑。”八戒道:“娘,你上复令爱,不要这等拣汉。想我那唐僧,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妇人道:“你怎的说么?”

(1)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回目是“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即四位菩萨变成美女,要试一试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决心,测试结果如何?猪八戒在本回的结局又如何?
(2)请以选段语句为例,简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点。

四、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之,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乙】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国人      

之于宋君      

③今邯郸大梁也远于市      

④愿王之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②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终日在天中行止      

只使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人曰:“奈地坏何?”

②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从这则寓言中得出的成语是什么?其意思是什么?
(4)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皇帝的新装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后裙。

(1)概括文段主要内容。
(2)“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句中“天真”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画横线的句子是心理描写。揭露皇帝虚伪、卑鄙、愚蠢的本质。 B . 结尾由个小孩说出真相,说明一个人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C . 文中画线处“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说明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的心理。 D . 本文中的皇帝是最大的骗子,因为他为了保持皇权的稳固,不惜甘心受骗,还欺骗臣民百姓。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耳朵出逃

    ①婷婷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的两只耳朵在说话。然后,它们从婷婷的黑发下面飞起。婷婷赶紧去追它们,可是怎么也追不上。

    ②婷婷吓得睁开眼,太阳已经升得老高。四周格外的静。婷婷感觉两腮后上方凉飕飕的,她恐惧地把手伸过去,两只耳朵真的不知道上哪儿玩去了!

    ③“妈妈……”婷婷吓得哭了起来,但是妈妈没有进来。婷婷打开门,爸爸妈妈在客厅的沙发上对坐着,愁眉苦脸。婷婷一看,唉呀,爸爸、妈妈的耳朵也不见了。

    ④海拉市所有市民的耳朵都不见了。

    ⑤原来,城市实在太闹了,耳朵们忍无可忍,集体出逃了。

    ⑥耳朵们都往森林飞去了,它们在森林边的小溪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将城市里的污浊洗了个一干二净,以便去欣赏原汁原味的大自然的声音。

    ⑦没有耳朵,海拉市的市民变得极不方便。人们出门之前必须准备纸笔,所有的交谈都是笔谈。

    ⑧最苦恼的是海拉市市长狮皮龙。狮皮龙天生嗜好演讲,他的破锣嗓子比飞机产生的噪声还高一百分贝。耳朵出逃使他的演讲才能没有了用武之地。他要传达自己的意思只能靠手写,偏偏他的书法极糟,作文很烂。他一怒之下签署了一项命令:所有的耳朵(包括市长个人的耳朵)通通抓回来!

    ⑨军队、警察、全体市民全部行动起来了。耳朵们被一步一步逼到了森林边的一个火山口上,它们紧紧相拥在一起。

    ⑩“开火!”狮皮龙下了命令。没有一支枪的枪口射出子弹,谁愿意伤害自己的耳朵啊?

    ⑪这时,远方飘来悠扬的笛声。那笛声是一种天籁的声音,耳朵们听着听着,忘了眼前的险境,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扑啦啦——”所有的耳朵在阳光下飞翔起来,飞向了海拉市。是城市里一个盲姑娘的笛声吸引了它们。

    ⑫盲姑娘是一个流浪艺人。一年前,她爷爷因为忍受不了城市嘈杂的声音,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她因为思念爷爷,所以吹起了笛子。耳朵们里三层外三层围住了盲姑娘。盲姑娘对此一无所知,依然动情地吹着,一脸圣洁。返回城市的人们望着这一切,无不震惊。

    ⑬一位音乐出版商将盲姑娘的笛声录下来,制成精美的音乐带,取名《盲姑娘的梦》,出售给全市的市民。从此,海拉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见盲姑娘悠扬的笛声。耳朵们和他的主人们和好了。

    ⑭海拉市的噪音在此之后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甚至连汽车的喇叭声,都是优美动听的萨克斯小调。市长狮皮龙还专门请人为他的嗓子动了手术,换了副歌唱家的金嗓子。

    ⑮最近,我又问婷婷海拉市的情况。婷婷说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不堪入目的广告。据有关人士预测,海拉市市民的眼睛最近可能要策划一场出逃。

(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篇童话的主要内容。
(2)第②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耳朵们为什么集体出逃?逃到哪里了?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4)第⑪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六、默写(共1小题)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
(4)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一反常态,表明自己不悲秋而爱秋的句子是“            。”

七、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第二句诗展现了一个空旷辽远的境界,请你展开想象进行描写。
(2)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豪情?请结合谭嗣同的经历简要分析。

八、综合题(共1小题)

1、育星中学七年级(3)班开展了以“放飞想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3)在为此次活动设计的校黑板报上,有同学搜集到下列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莫言说,要写好作文,就要在生活中去感触,还要去阅读经典名著,多读一些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如看《安徒生童话》等。

材料二:科学巨擘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材料三:歌德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自己发挥。

九、写作题(共1小题)

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一)古人云:“万物贵其真。”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大干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请将“                       贵在真”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二)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鱼虫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在那里,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字数在600—800之间;②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