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B

年级:八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项  目

空气污染指数(API)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描述

总悬浮颗粒

         52


       Ⅱ


      良

二氧化硫

          7

二氧化氮

          24

A . 焚烧垃圾 B . 使用含磷洗衣粉 C . 汽车排放尾气 D . 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
2、甲铁棒两端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  )

A . 一定互相吸引 B . 一定互相排斥 C . 可能无磁力的作用 D . 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
3、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如图所示为空气成分示意图,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X,Y,M均为纯净物 B . X约占空气质量的78% C . 硫在Y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 灯泡和食品包装中均可充入X作为保护气
4、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木炭粉、硫磺粉等,点燃时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是()  

A . N2 B .  NO2 C . NO D . N2O
5、根从土壤中吸水,土壤中的水分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

A . 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 . 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 . 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 . 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6、下列符合家庭电路用电安全原则的是(  )

A . B . C . D .
7、一个能绕中线转动的小磁针在图示位置保持静止。某时刻开始小磁针所在的区域出现水平向右的磁场,磁感线如图所示,则小磁针在磁场出现后(  )

A . 两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所以不会发生转动 B . 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所以会持续转动 C . 只有N极受力,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致方向水平向右 D . 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水平向右
8、如图为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效率的变化情况。请据此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温度升高,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B . 温度升高,乙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变化很小 C . 甲植物较适合生长在热带地区 D . 乙植物则可以生长在亚热带地区
9、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光照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B . 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 . 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D . 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10、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巨磁电阻(GMR)效应而荣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在闭合开关S1、S2且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暗,这说明(  )

A . 电磁铁右端为N极 B . 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C . 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增大 D . 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减弱而明显增大
11、房间里有一盏安装正确的40W吊灯,小莉自己动手安装了一个插座,以便加接一盏40W的台灯,使用时发现,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只闭合吊灯或台灯的开关,灯都不亮,只要两个开关都闭合,两灯也同时发光,且光都很暗,断开吊灯开关,拔下台灯插头,用测电笔测试,只在插座的一个孔里氖管发光。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插座两孔直接与吊灯两端的电线并联了 B . 台灯插头短路 C . 插座串联在吊灯开关与火线之间 D . 插座串联在吊灯开关与灯头之间
12、在一定条件下,物质A,B发生反应2A+2B═2C+D,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得到下表数据: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6

4.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4

8.0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减少 B . a=0.6 C . B,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 D . 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3、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元素

Na

Mg

Si

P

C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原子半径(1010m)

1.86

1.60

1.43

1.10

1.02

0.994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1

+2

+4

﹣4

+5

﹣3

+7

﹣1

A . ⑤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2 B . ③处的数值介于1.10﹣1.43之间 C . 第三周期元素(Na→Cl)的最高正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 . 元素①的原子序数是13,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S
14、小金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线圈指南针,将它放入盛有食盐水的水槽中(铜片和锌片分别与线圈两端相连后放入食盐水构成了化学电池,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浮在液面上的线圈就能指示方向了。关于该装置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线圈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B . 线圈能够指示方向是因为存在地磁场 C . 利用该装置可以判断磁铁的南北极 D . 交换铜片和锌片位置不会改变线圈的磁极
15、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 . 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 . 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 . 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考古学上通过碳﹣14原子测定文物年代.碳﹣14和碳﹣12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它们的原子质量比是      

2、形成土壤的正确过程是(   )

①形成原始土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②岩石风化;③高等植物生长;④形成矿物颗粒,释放矿物成分;⑤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土壤形成;⑥低等植物着生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②④⑥①③⑤ C . ①③⑤②④⑥ D . ③⑤⑥④②①
3、环形导线(可看做通电螺线管的一匝)能产生磁场,其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则      点(选填“A”或“B”)的磁场较强。若将一小磁针放在环形导线的右侧,小磁针的      极将向导线靠近。

4、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离子,比如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图中B处应填入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5、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      反应。

三、综合题(共16小题)

1、请根据植物相关生理活动,填写下列空格:

(1)植物体进行下列生理活动中,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有      

①水分的吸收 ②无机盐的运输 ③光合作用 ④呼吸作用 ⑤蒸腾作用

(2)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一定量的无机盐,关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   )

(2)
A . 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水 B .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C .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 D . 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植株才能保持直立的姿态
(3)农田中种植的植物枝叶矮小、叶片发黄,且茎杆细弱、易倒伏。你应建议农民伯伯施加下列哪一种化肥(   )

(3)
A . NH4HCO3 B . NH4H2PO4      C . KNO3 D . KH2PO4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PM2.5数值越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越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3、小明学习了磁的相关知识,回到家里,他取下台灯灯罩,把一个U形磁铁放到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泡外面(如图所示),他惊讶地发现了灯丝在晃动;移去磁铁后,灯丝不再晃动,由此小明猜想到:

(1)灯丝的晃动可能是因为      

(2)家庭电路电流的特点是      

4、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具支试管中铺上一层玻璃棉,用于保护反应管;注射器提前连接好,装入100mL水。实验时,将橡皮塞取下,取一定量的白磷放入具支试管底部的玻璃棉上,塞紧橡皮塞(并用拇指压住),在试管底部

稍微加热,白磷燃烧。

回答下列问题:

(1)待反应结束,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水进入具支试管的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      。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2)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方向为      

(3)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      

5、某同学为验证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一些结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烧瓶中的溶液pH大于7,均含适量的焦性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在碱性环境下遇氧气会由元色变褐色。请回答:

(1)如果要研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 , 应选用      两个烧瓶进行对照。一段时间后,      号瓶最先变褐色。

(2)如果本实验不加指示剂,为判断光合作用是否进行,还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6、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那部分运输的?某同学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作出假设: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的。

制定和实施探究方案:

①取一段生长良好的柳树枝条,将其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后,插入装有土壤浸出液(无色透明,其成分为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广口瓶中;

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该同学作出假设的依据是:茎的木质部中有      上下联通的。

(2)该实验必须用带叶的枝条,原因是要通过叶片表面的      进行蒸腾作用来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3)将柳的枝条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的目的是排除茎的      的干扰。

(4)为了能再茎的横切面上或纵切面上观察到溶液出现的位置,需要将该同学实验方案中的      改为      来做实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7、衢州菁才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三套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1)图2和图3装置比图1更加环保,因为两装置都能防止产生的      (填化学式)进入空气。

(2)图2装置中的气球主要作用是      

(3)图3装置中的      两处(用“a、b、c”表示)的现象,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

8、某同学要测定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1)【方案一】如图一所示,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倒入盛有5g碳酸钙粉末的大烧杯中,记录天平的示数直至充分反应(如图二).天平示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分析图三可知t3时反应已停止,理由是      

③天平示数m的范围是      

(2)【方案二】用下图装置实验也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2)
A . 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 B . 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气体是CO2 C . 共生成了80mL CO2 D . 反应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不变
9、小明同学作了一个实验:把一些果皮、菜叶埋在A花盆里,把一些废塑料、废金属埋在B花盆里,另取C花盆没埋任何垃圾,同时种上了菜豆种子,并给予了相同的生长条件。一段时间后,他发现A盆内的植物长得特别旺盛,翻开泥土,果皮、菜叶不见了。请你分析回答:

(1)土壤里的      将果皮、菜叶分解,所以找不到了。

(2)A内的果皮、菜叶被分解,产生的CO2      和水被植物吸收,成为植物制造      原料,所以A盆内的植物长得特别旺盛。

(3)根据生活经验可以推测,生长最差的是哪盆植物?为什么?

10、根据古文《论衡•是应篇》中的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学术界于1947年想象出司南的模样如图甲所示。

(1)1952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尝试将如乙图所示的天然磁石制作成司南,制作人员根据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将磁石的      (填乙中字母)处打磨成磁勺的A 端。

(2)把天然磁石按照正确方法打磨成磁勺后,放在粗糙的木盘上,使磁勺水平转动直至最终静止,但磁勺A 端总不能正确指南,请提出改进本实验的措施      

(3)为达到理想的指向效果,制作人员将磁勺靠近一电磁铁,闭合开关S,磁勺和电磁铁相互吸引后如图丙所示,可增加磁勺的磁性,由此判断H为电源的      极。

11、日本9.0级地震引发海啸及核泄漏,不少地方出现抢购碘盐的狂潮,用于防护核辐射。精制碘盐是食盐中添加一定量的碘酸钾,医疗专家提醒:由于碘盐中碘含量相对较低,根本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吃加碘盐防辐射完全不科学,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可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等疾病.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A . 中子数为145 B . 核外电子数为94 C . 核电荷数为239 D . 质子数为94
(2)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由于安全系统的所有电源丧失,无法抽水对反应堆进行降温,福岛第一核电站6座反应堆,震后出现不同程度堆芯熔毁,并先后发生氢气爆炸。高温导致锆水反应产生氢气,遇到氧气发生爆炸。请写出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3)碘盐中的“碘”指的是      (选“分子”“原子”或“元素”)

(4)碘盐的储存方法是密封储藏和防潮湿,食用方法是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可以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为      

12、下表是一些常见植物的叶的上、下表皮中气孔数(每平方毫米平均数),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名称

上表皮

下表皮

豌豆

101

216

玉米

94

158

马铃薯

51

161

番茄

12

190

睡莲

625

3

旱金莲

0

311

(1)从上表可见,一般植物叶片的气孔分布状况是      ;这种特点对植物的意义是      

(2)从上表可见,浮水植物的气孔分布状况是      ,这是因为      

(3)根据你的推测,上述植物中,最适于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是哪种?为什么?

13、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说明:B瓶中装有浓硫酸,具有吸水的作用)

(1)器A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计算结果用分数形式表达)

(3)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填“偏小”、“偏大”、“无影响”中之一)。

14、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可变电阻器R2等器件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是小明通过实验测得的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_x0000_i1060

(1)电磁继电器中电磁铁上端是      极。

(2)当温度较低时,电磁铁的磁性较      ,触点开关      (接通/断开)。

(3)电磁继电器的电源两端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可不计,通过实验测得当电流为3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若可变电阻器R2的电阻值设定为150Ω时,恒温箱温度可达到      ℃。当可变电阻器R2的电阻变大时,恒温箱设定的温度将变      (高/低);

(4)如果要使恒温箱内预设的温度可调节范围是90℃~150℃,可供选择的可变电阻器R2电阻值有如下的几种,你选择(  )

(4)
A . 0~100Ω B . 0~200Ω C . 0~1000Ω D . 0~1500Ω
(5)小明设计的这个控制电路,使用起来有不足之处,请你指出:      

15、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0%的盐酸加入到10.0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2HCl+Mg(OH)2═MgCl2+2H2O】。

(1)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假设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不含其它杂质,溶解10.0g水垢,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0%的盐酸的质量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若配制113.0g 10.0%的稀盐酸,需用38%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的体积是多少毫升?(结果精确到个位)

16、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物质的性质,某小组探究磁体对回形针的吸引力的大小与放入它们之间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他们选择厚度、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物体,放入磁场的同一位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吸引回形针的数量来判断磁体对回形针吸引力的大小,所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物体材料

铁板

镍板

塑料板

铝板

玻璃板

回形针数量/个

2

2

4

4

4

(1)根据实验现象可初步判断:      有关。

(2)有人用铁皮套保护磁卡使之免受外界磁场影响.根据本实验结果,请您对此做出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B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