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相似三角形 章末检测(基础篇)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点G是△ABC的重心,过点G画MN∥BC分别交AB;,AC于点MN,则△AMN与△ABC面积之比是( )
A .
B .
C .
D .




2、如果△ABC∽△DEF , A、B分别对应D、E , 且AB∶DE=1∶2,那么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 BC∶DE=1∶2
B . △ABC的面积∶△DEF的面积=1∶2
C . ∠A的度数∶∠D的度数=1∶2
D . △ABC的周长∶△DEF的周长=1∶2
3、下列每组的两个图形中,不是位似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4、若3x=2y(xy≠0),则下列比例式成立的是( )
A .
B .
C .
D .




5、如果一个矩形对折后所得矩形与原矩形相似,则此矩形的长边与短边的比是( )
A . 1:
B .
:1
C . 2:1
D . 4:1


6、如图,已知一组平行线a//b//c,被直线m、n所截,交点分别为A、B、C和D、E、F,且AB=2,BC=3,DE=1.6,则EF=( )
A . 2.4
B . 1.8
C . 2.6
D . 2.8
7、下列四条线段能成比例线段的是( )
A .
B .
C .
D .




8、如图,在
中,
,将
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下的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 )



A .
B .
C .
D .




9、如图所示,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标杆
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已知标杆
高
,测得
,
,则建筑物
的高是( )






A .
B .
C .
D .




10、已知点C是线段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
),
.则线段
的大小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在一张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图上,如果一块多边形地的周长是320cm,那么这块地的实际周长是 km.
2、已知线段a=4,b=9,线段c是a,b的比例中项,则线段c= 。
3、如图,在△ABC中,D为AB边上的一点,要使△ABC~△AED成立,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为 .
4、如图,P为线段AB上一点,AD与BC交于E,
,BC交PD于F,AD交PC于G,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 对.

5、如图,△ABC与△DEF位似,位似中心为点O,且BC:EF=3:2,则S△ABC:S△DEF= .
6、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和△DEF的顶点都在网格线的交点上.设△ABC的周长为C1 , △DEF的周长为C2 , 则
的值等于 .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如图,G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一点,作GE⊥AD,GF⊥AB,垂足分别为点E、F.
求证:四边形AFGE与四边形ABCD相似.
2、如图,在等腰△ABC巾,AD是顶角∠BAC的角平分线,BE是腰AC边上的高,垂足为点E,求证:△ACD∽△BCE.
3、淇淇和嘉嘉在习了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之后分别测量两个旗杆高度.
(1)如图1所示,淇淇将镜子放在地面上,然后后退直到她站直身子刚好能从镜子里看到旗杆的顶端E , 测得脚掌中心位置B到镜面中心C的距离是50cm , 镜面中心C距离旗杆底部D的距离为4m , 已知淇淇同的身高是1.54m , 眼睛位置A距离淇淇头顶的距离是4cm , 求旗杆DE 的高度.
(2)如图2所示,嘉嘉在某一时刻测得 1 米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2米,在同时刻测量旗杆的影长时,旗杆的影子一部分落在地面上(BC),另一部分落在斜坡上(CD),他测得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10米,落在斜坡上的影长为
米,∠DCE=45°,求旗杆AB的高度?

4、在方格纸中,我们把像△ABC这样的顶点在小正方形的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如图,左边的5×5的方格中有一个△ABC.
(1)在右边三个5×5的方格纸中各画出一个与△ABC相似且互不全等的格点三角形
(2)直接写出在一个6×6的方格纸中,可以画出的与△ABC相似的且互不全等的所有格点三角形的个数(不包括与△ABC全等的三角形)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2),B(4,0),C(4,﹣4).
(1)①请画出△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1B1C1;
②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为原来的 ,得到△A2B2C2 , 请在y轴右侧画出△A2B2C2;
(2)填空:△AA1A2的面积为 .
6、已知线段a、b、c,且
.

(1)求
的值;

(2)若线段a、b、c满足
,求a、b、c的值.

7、如图,矩形
中,
,
,点
在
上,连接
点
在直线
上,
交
于点
.











(1)求证:
是等腰三角形;

(2)求证:
;

(3)当
为
中点时,求
的长.



8、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1,直线l过点C,交AB的延长线于M,交AD的延长线于N,求
的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