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女娲造人》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和重音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B . 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C . 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D . 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疮伤    枯藤    泥潭    眉开眼笑 B . 原野    贱落    荒凉    世世代代 C . 非凡    山崖    搅拌    非凡气概 D . 泥浆    开辟    麻烦    兴高彩烈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 . 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之功效。 C . 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 D . 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4、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走向茫茫宇宙的过程中,神通广大的航天器是人类探索宇宙最有力的帮手。 B . 看到满山的柚子树结满了柚子,丰收在望,果农们一个个眉开眼笑 C . 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王书记灵机一动 , 亲自到特困户李大爷家走访。 D . 有一年紫藤没有开花,她仍然兴高采烈地举办了聚会,以纪念往年的花开景象。
5、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 . 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B . 通过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使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通过”和“使”任删其一) C . 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调换位置) D . 我们一定要吸取这类事故的教训,避免校园踩踏事故不再发生。(删去“不”)
6、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①________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________。

A . 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 . 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 . 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 . 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7、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guō)      寂(mó)      (péng)勃     (máng)莽 B . (dèng)澈     (jué)起     (cān)合      (ròu)团 C . (gài)      (yōu)光     (téng)条     不(kàn) D . (jiàn)落     挥(sǎ)      泥(tán)      (shěng)事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中国经典神话故事浓缩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下面,请你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神话故事,使每一行前后四个字各为一个成语。

茶余饭      薄西山

庖丁解      中豪杰

精益求      阔天空

横七竖      市蜃楼

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①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②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③女娲……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盘古开天辟地

    万物之初,一只鸡蛋包含着整个宇宙。鸡蛋里是一片混沌,漆黑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可是,在这片混沌黑暗之中,却孕育了创造世界的盘古。

    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千年才醒了过来。这时,他发现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心里憋闷得慌,浑身像被绳子束缚一样难受,又看不见一丝光明,于是,他决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这个大鸡蛋。

    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可是,他睁大眼睛一看,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团、混沌难分。盘古急了,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盘古的胳膊腿脚,又粗又大,像铁打的一样。他这一踢一打呀,凝聚了一万八千年的混沌黑暗,被踢打得稀里哗啦乱动。,盘古三晃荡、两晃荡,紧紧缠住盘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离了。轻的、清的一部分(阳)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而较重的一部分(阴)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

    天地一分开,盘古觉得舒坦多了。他长长地舒了口气,想站立起来,然而天却沉重地压在他的头上。他意识到天若不高高地升到高空,那么地上就永远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于是他坐下来沉思默想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最后,他断定,只有他把天托住,世上众生才能繁衍和生存。于是,盘古就手撑天,脚蹬地,努力地不让天压到地面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过去了一万八千年。这中间,盘古吃的只是飘进他嘴里的雾,他从不睡觉。开始,他只能用胳膊肘撑着,伏在膝盖上休息,因为他必须竭尽全力,用双手把天往上推。终于,盘古可以将身体挺直,高举双手把天空向上托了,他的身子一天长一丈,天地也一天离开一丈,天升得越高,盘古的身躯也变得越长。天地被他撑开了九万里,他也长成了一个高九万里的巨人。

    天终于高高定位于大地的上方,而盘古却感到疲惫不堪。他仰视双手上方的天,接着又俯视脚下深邃的大地。他断定天地之间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他可以躺下休息,而不必担心天会塌下来压碎大地了。

    于是盘古躺下身来,睡着了。他在熟睡中死去了。盘古是累死的,他开天辟地,耗尽心血,流尽了汗水。在睡梦中他还想着:光有蓝天、大地不行,还得在天地间造日月山川、世间万物。可是他已经累倒了。再不能亲手造这些了。最后,他想:把我的身体留给世间吧。

    于是,盘古的身体使宇宙具有了形状,同时也使宇宙中有了物质。

    盘古的头变成了东山,他的脚变成了西山,他的身躯变成了中山,他的左臂变成了南山,他的右臂变成了北山。这五座圣山确定了四方形大地的四个角和中心。它们像巨大的石柱一样耸立在大地上,各自支撑着天的一角。

    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又圆又大又明亮的太阳,高挂天上,给大地送暖;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大地照明。

    他的头发和眉毛,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洒满天空,伴着月亮走,跟着月亮行。

    他嘴里呼出来的气变成了春风、云雾,使得万物生长。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霆闪电。他的肌肉变成了土壤,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手足四肢,变成了高山峻岭,骨头牙齿变成了埋藏在地矿的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血液变成了滚滚的江河,汗水变成了雨露。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精灵,变成了鸟兽虫鱼。

    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鸟兽虫鱼,天地间从此有了万物。

(1)从内容上看,本文主要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盘古身体的某一部分变成了自然界的某一事物,这两者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3)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些丑陋的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很大的洪水。

    这时候,池水又澄澈得能照见她的影儿,大地也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神通广大的女娲让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1)请你给文章拟一个标题。(不超过4个字)
(2)天是谁弄破的?他为什么把天弄破了?
(3)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4)这段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5)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女娲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追寻人类起源”的主题活动,现在邀请你参加。
(1)请你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仿照示例再策划两项活动项目。

项目一:搜索神话资料

项目二:      

项目三:      

(2)欣赏下面两幅神话故事图,请你根据画面内容写出相应的神话故事名。

(3)根据人类进化论,人类将越来越神奇,请发挥丰富的想象,大胆描述一下未来地球人的形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女娲造人》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