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20年实验中学语文中考热身训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5小题)
也许是这个不寻常的春季,激起了油菜花不畏严寒的倔强性格。她从冬天走来,________了令人窒息的严寒的封锁,传送着春风的温暖。溪流旁、田垄里、山岗上,到处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她带来了绿叶、点燃了春意、_______了春天,并用自己的_________装点着春天这个季节。
①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发扬着重要作用。②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就是因为中药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③然而,今天的中医药发展,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问题。④如何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成为不容回避的时代考题。
有一次,鲁迅等人贪玩迟到,寿镜吾对他们说:“今天你们是挨板子 还是对对联?”“对对联!”大家异口同声。老师给出三字对“独角兽”。大家七嘴八舌地对起来:双头蛇、三脚蟾、六耳猴、八脚虫、九头鸟等
只有鲁迅从
尔雅
中摘出的“比目鱼”受到了称赞。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
①现下,人们基本上已经不需要因为买不到口罩而发愁了,但几个月前市场上的防病毒口罩却非常紧俏。于是,网络上就传出些重复利用的“妙方”,比如“清蒸、水煮”“酒精消毒”等。但是“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够走上“无限循环”之路吗?
②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
③不能。无论是N95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
④根据设计要求,口罩要在实现较好阻隔效果的同时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其对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卡(Pa)。
⑤因此,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使其携带微量的电荷,从而在比较蓬松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
⑥毫无疑问,无论是“清蒸”还是“水煮”,水的进入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同时,聚丙烯熔喷材料纤维非常细,要比头发丝细十几倍,平均只有两个微米左右,不耐高温,温度大于80℃时就会收缩变形,导致结构破坏,防护效果降低。
⑦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
⑧不能。一方面,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水、血液、唾液等都很难渗入。因此,表面涂抹、喷上酒精很难起到对医用口罩内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
⑨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
⑩不能。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
⑪那么究竟有没有方法实现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
⑫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口罩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普通家庭无法实现。况且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再使用起不到很好的防护效果。
外婆的美学
①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要下点功夫。”“无论做衣服还是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②外婆做衣服是那么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再到缝,她好像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的,充满着期待,或许还有几分担忧和恐惧。
③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穿戴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外婆总是坐在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她特别喜欢坐在场院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庄重。
④在我的童年,穿新衣必是在盛大的日子,比如春节、生日。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块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⑤除了缝大件衣服,外婆还会绣花,鞋垫、枕套、被面、床单、围裙上都有外婆绣的各种图案。
⑥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燕子和其他各种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模样和姿态留在外婆的心里,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保存下来。外婆常常凝视着天空中的云朵出神,她手中的针线一动不动,布安静地在一旁等待着,等待着外婆的巧手,等待着自己蜕变的机会。忽然出现一声鸟叫或别的什么声音,外婆才如梦初醒般地把目光从云端收回,细针密线地绣啊绣啊,要不了一会儿,天上的图案就出现在她手中。舅舅说,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
⑦那年秋天,我上小学,外婆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我说:“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外婆说:“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清凉在脚底下护着你。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到哪里,有鱼的地方就是有我的地方。”
⑧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外婆用细针密线把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来,让它们贴紧我的身体。贴紧我身体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纹,也是她密密的心愿。
⑨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我童年时的一双鞋垫。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三十年之久,它们已经变得破旧,如文物那样脆弱易碎。但那泉水依旧荡漾着,贴近它,似乎能听见隐隐水声,心便敞亮了。两条小鱼仍然没有长大,一直游在岁月的深处。
⑩我端详着外婆留给我的这件“文物”,那句外婆说了不知多少次的“无论做衣服还是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的话语又在我耳边响起,我的手纹,也努力接近和重叠着外婆的手纹。她冰凉的手从远方伸过来,感受我手上的温度。
外婆常常凝视着天空中的云朵出神,她手中的针线一动不动,布安静地在一旁等待着,等待着外婆的巧手,等待着自己蜕变的机会。
三、课内阅读(共1小题)
岳阳楼记(选段)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四、句子默写(共1小题)
五、课外阅读(共1小题)
藩国名臣
(明)朱国桢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①赵先生耻居其下 耻: ②且遗一朴 遗:
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六、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最近五年,天津地铁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方便快捷的地铁已经融入了市民的生活。为此,某班同学开展了以“快速发展的天津地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天津首条地铁于1984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运营,至2016年12月,天津地铁共有5条线路。2017年年底地铁5号线全线建成并网后,城市轨道交通将覆盖11个行政区,一张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成。
(材料二)地铁改变了人们对距离的理解,几公里几分钟即到;地铁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的认知,看似遥远的郊区快速直达;地铁改变了市民对生活的期待,节省出行时间,让人们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材料三)天津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
年 份 |
年客运量(人次) |
最大日客流量(人次) |
2012年 |
1.11亿 |
64万 |
2013年 |
2.43亿 |
102万 |
2014年 |
2.99亿 |
108.07万 |
2015年 |
3.01亿 |
111.61万 |
2016年 |
3.08亿 |
112万 |
(材料四)天津地铁在已有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举措,提高服务水平。地铁各站点设置爱心伞,行车时车厢温度控制在26℃±1℃,高峰时段缩短行车间隔,平安夜延长运营时间,大客流时启动限流措施并增设临时售票点……
七、名著阅读(共2小题)
作品 |
文段 |
人物 |
《水浒》 |
但见皂直裰背穿双袖,青圆绦斜绾双头。戒刀灿三尺春冰,深藏鞘内;禅杖挥一条玉蟒,横在肩头。 |
(1) |
《骆驼祥子》 |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
(2) |
(3) |
这本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精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影响几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的支柱。 |
|
(4) |
读此书,既可在充满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气息的海底遨游,感受作者无与伦比的美妙幻想,同时又处处蕴藏着科学,做到了科学与幻想的高度结合。 |
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绕你!”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你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了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结合小说中的内容,写出孙悟空为借到芭蕉扇做出了哪些努力?
八、作文(共1小题)
成长路上遇到挫折无力前行的时候,是爸爸妈妈的默默支持给我们力量,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是保尔的坚强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充满动力;是小草的破土而出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克服自卑……你成长的路上,又是谁给了你力量呢?
请以“是你给我力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材料主题,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6)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