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20年九年级语文学业适应性监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综合(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20年我们不乏英雄。面对新型状病毒肺炎疫情,白衣战士挺身而出,志愿人员义无反顾,他们是时代的英雄。

    英雄者,有líng云之壮志,救黎民于水火;英雄者,有豁达之胸jīn , 解百姓于倒悬。

    历史上我们也不乏英雄,他们爱国忧民,心系天下。杜甫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祈盼,表达自己救百姓于水火的宏愿;李贺巧借“ , 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的典故,表达自己誓死报国的意志;文天祥被俘后,用“”(《过零丁洋》表达自己为国捐躯的赤子之心;李商隐用“”(《无题》),唤起人们甘愿付出、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范仲淹用“”(《岳阳楼记》)表明自己为国分忧、为民谋福的高尚情怀。

    英雄是每个时代的脊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②        

(2)为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_______)

新型状病毒肺炎

(2)
A . guān B . Guàn
(3)请将古诗文名句填入横线中。

                                                

二、其他(共2小题)

1、请将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处,并在后面的选项中选择与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

执策而之:            

A. 临溪而渔

B.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C.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D.把酒临风

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下面诗句中各包含哪个节气?

①大地春又回,长空裂惊雷。万物生欲动,无为自有为。

②烟雨十里春深,落花轻覆草痕。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

三、名著阅读(共3小题)

1、下面是《西游记》中四位取经人物的画像,分别由代表各自名号的汉字组合而成。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1)有人认为D在取经途中是个多余人物,小文不同意这种看法,理由是什么?
(2)鲁迅评论《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你认为A、B、C、D中,哪一个人物最富有人情味?请联系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2、小文在读完培根《谈厄运》一文后,准备写一篇以“厄运往往能磨炼一个人”为观点的议论文,但不知道选择哪个素材更合适。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小说中与之相关的情节,写一段文字来帮助他论证这一观点。

A.《水浒传》——林冲

B.《简·爱》——简·爱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

3、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婉而多讽”,达到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请从小贴士中选择一项,结合作品具体内,赏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小贴士)

作家常用的讽刺手法有以下几项:

A.运用细节刻画进行讽剌   B.运用夸张进行讽刺    C.设置矛盾冲突进行讽刺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题目:             

作者:黄亚琼

    ①“金叔,早!”

    ②“金叔,我温度多少呀?”

    ③跟金叔说“早”,金叔不会同样回答你“早”,只会报以一个憨厚的微笑。问金叔你的体温,金叔会马上给出一个数字,像是生怕回答慢了,会引起你的担忧。

    ④每天步入办公区,见到的第一个人肯定是金叔。他体形消瘦,话不多,因为一直戴着口罩,整张脸几乎看不到表情。但他笑的时候,露出来的眼睛会弯成一条线,厚重的鱼尾纹也立马上扬。

    ⑤金叔是我们办公楼的消毒员,每天坐在电梯口的办公桌前。有人进楼的时候,他起身登记,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

    ⑥金叔大名叫金德来,是“六○后”,老家东北吉林。金叔早年外出务工。大约两年前,经朋友介绍,来到我们公司在贵州铜仁的公路项目,做了工地上的一名收料员。收料员需要对各种材料有正确的认识。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聚合物、外掺纤维……样样都有门道。金叔从完全不懂开始,一点一点学习,凭着认真细致的态度,经他手的每一车料,数量和吨位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⑦公路项目顺利结束后,金叔又跟着团队,来到了公司在成都市青白江的新项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金叔经过培训,转岗做了办公区消毒员。说到这份工作,金叔憨憨地笑着说,工作环境比工地上好了很多,这里的人也很亲切。

    ⑧春节期间,大楼需要派人留守,金叔主动请缨,申请一人留守。他说,大家都很年轻,更需要回家的机会。但金叔何尝没有自己的家庭呢?妻子和两个女儿远在吉林,金叔自出来务工后,一年回家两次,去年因为留守,至今还没有回家。妻女一次又一次打来电话,反复嘱咐他要照顾好自己,戴好口罩勤洗手。金叔心里温暖,回答却总是很坚决:等疫情结来了,再回家。

    ⑨自从成为办公室消毒员,金叔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穿上白色的防护服,背起十多公斤的药水箱子,用消毒水来来回回地把办公区所有地方都消毒一遍,不放过任何角落,一天三遍,从没耽误过。早上先做消毒,再吃早餐,之后就是站在楼梯口等大家签到,给大家量体温,日复一日,尽职尽责。

    ⑩由于疫情原因,项目工期延后了一个月的时间。为了抢回工期,整个办公区都变得异常繁忙。进进出出的人多了,金叔的工作量也与日俱增。

    ⑪“您好,某某办公室怎么走?”

    ⑫“您好,我来找某某,请问他在哪办公?”

    ……

⑬金叔嘴上回答着各种问题,心里却未曾松懈,从不忘给对方测量体温,再叮嘱:“请出示您的健康二维码,在这个名册上登记个人信息。”名册已经写满了一页又一页,金叔的话也不知道重复了多少回,但他的语气却永远那么客气:

    ⑭“您好,请出示您的健康二维码……”

    ⑮偶尔也会有不登记信息的人。这时,金叔才会加大分贝,喊住对方。

    ⑯“您好,请登记信息了再进去!”

    ⑰“哎哟,麻烦得很,进去一会就出来啰。”

    ⑱“进来就要登记,这是规定!”这是金叔难得“话多”的时候,语气客气而坚定,不留一丝讨价还价的余地。

    ⑲下班时分,即将人去楼空时,总能看到一本厚厚的名册、一个白色的测温仪和一瓶瘦长的洗手液,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金叔朱红色的办公桌上,像列队的士兵严阵以待。夕阳透过走廊照进来,拉长了一件件物品的影子,更添了几分庄严。金叔看着自己整理好的桌子,像一个将军审视着自己的阵地,眼中流露着满意:“守好了这张桌子,就是守好了大家的安全。”

    ⑳在我们这个以建筑施工为主的单位,金叔这样的人,不算是站在台前风风光光的群体。但这默默无闻的工作并不影响他勤勤恳恳的态度。这样琐碎的工作,金叔哪来的热情把它做到一丝不苟?金叔的回答很朴实:自己没读过太多书,又不善于言辞,只能靠力气吃饭,只有比别人多付出一份努力,才能多一些机会。没有豪言壮语,听得人心里踏实。

    ㉑我已经记不清自己说过多少次“金叔早”,多少次让金叔为我量体温。这是我在这个不一样的春天里,不一样的日常。日常,是平凡的,但也正是无数金叔这样平凡的人,无数消毒员这样平凡的岗位,让我们的平凡日常风平浪静。今天如此,明天也如此。

    ㉒平凡不凡。平安是福。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22日·20版)

(1)请你给这篇文章取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2)请根据要求对下面两句话进行品析鉴赏。

①金叔看着自己整理好的桌子,像一个将军审视着自己的阵地。(从金叔的眼神中你读出人物怎样的内心?)

②这是我在这个不一样的春天里,不一样的日常。(结合加点词语和上下文,品析这句话的内涵。)

(3)疫情期间的凡人小事,竟登上了《人民日报》,此文有它成功的秘诀。学校校刊《竹韵》想转载此文,推荐给同学阅读,需要配上一段推荐性文字。请你完成这个写作任务。

(写作提示)①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语言表达或写作手法方面,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来写;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2、疫情期间,小文同学时常关注媒体新闻,并整理了网络上一些关于“谣言”的材料。

    材料一

    (谣言)“盐水漱口可以防病毒

谣言一                        谣言二                       谣言三

    材料二

    (谣言)“喝高度酒可以防病毒”

    前几天,小文发现一张图片在朋友圈里疯传,据查前半句是“所以戴口罩还是有用的”,是钟南山院士的原话,可是后半句“饮高度酒对抗冠状病毒”是添加的。

    后来,小文找到了这则谣言的源头,并梳理了这则谣言的演变过程。

“谣言”是怎么产生的?

真相

中央电视台

    钟南山院士说:“病毒本身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56摄氏度30分钟,冠状病毒就死亡了。按照以往对冠状病毒的经验,乙醚、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等,这些溶剂都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

演变一

多家媒体标题

    钟南山院士:新型冠状病毒怕75度酒精,且不耐56℃高温。

演变二

部分媒体标题

    钟南山院士:喝高度酒、56℃开水防新型冠状病毒。

演变三

社交网络

    钟南山院士:新型冠状病毒怕高度酒,不耐高温。

演变四

微信群

    钟南山院士:饮高度酒对抗冠状病毒。

    材料三

    1月31日,人民日报微博发布双黄连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后2月1日再辟谣,称抑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但是31日当晚全国双黄连脱销断货,连“沾了一点边”的双黄莲蓉月饼也被扫货……

(1)下列说法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1)
A . 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但对于侵犯呼吸道的病毒无能为力。 B . 材料二图片中“饮高度酒对抗冠状病毒”不是钟南山院士的原话。 C . 钟南山院士认为56℃以上的高温可以有效杀死冠状病毒。 D . 人民日报微博称双黄连可抑制新冠病毒,导致全国双黄连脱销断货。
(2)对比材料一中三则谣言,请你总结谣言的常见特点。

特点一:①      。如:使用“②      ”“钟南山院士建议”等内容。

特点二:敦促阅读和转发。如:使用“转”“③      ”“必须转,秘方”等内容。

特点三:④      。如:“结果我们班学生没有一人感冒、咳嗽、发烧。”

(3)材料二中这则谣言有点“与众不同”,信以为真的人也特别多。从传播演变过程看,你觉得什么原因造成了谣言的产生?
(4)“谣言止于智者”,通过阅读小文同学整理的材料,结合你的社会生活,你学到了哪些识别谣言的方法?

五、诗歌鉴赏(共1小题)

1、请你完成这首诗歌的微电影镜头脚本设计,来展现诗歌的意境。

天平山中

(明)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江南一带常见的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镜头脚本设计(部分)

景别

拍摄法

镜头画面

配音

意境展现的预期效果

远景

从人物后面拍摄

      

莺啼声

      

六、对比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说疫气

(三国)曹植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 , 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瘟疫

(清)俞樾

同治之初,滇中大乱,贼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白骨盈野,通都大邑,悉成丘虚。乱定之后,孑遗之民稍稍复集,扫除胔骼,经营苫盖,时则又有大疫。疫之将作,其家之鼠无故自毙,或在墙壁中,或在承尘上,人不及见,久而腐烂,人闻其臭,鲜不病者。病皆骤然而起,身上先坟起一小块,坚硬如石,颜色微红,扪之极痛。旋身热谵语,或逾日死,或即日死,诸医束手不能处方。有以刀割去之者,然此处甫割,彼处复起,其得活者,千百中一二而已。

【注】①疠(lì):疠气又名戾气,系病因学名词,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②殪(yì):意为死亡。③罹:遭受。④被褐:身穿短褐,指生活贫苦。茹藿:以橡树的果实为饭,豆类的叶子为羹,喻饮食之粗劣。⑤荆室蓬户:用荆条搭建的房子,用蓬草做的门。形容居所简陋,家境贫寒。⑥重貂累蓐:用貂毛皮制作的衣服和厚重的被褥,表示生活的奢华。⑦胔(zì):带有腐肉的尸骨;也指整个尸体。

(1)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若 夫 殿 处 鼎 食 之 家 重 貂 累 蓐 之 门 若 是 者 鲜 焉。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覆族而丧      

成丘虚      

③白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小贴士)

厌:(yàn)①憎恶;②满足;(yā)③堵塞:④抑制。

(4)根据两篇短文的内容,请分别概述作者认为两次疫情发生的原因,并简要分析两篇短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何异同?

七、作文(共1小题)

1、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春节里不能走亲访友了,进小区要测体温了,出门要戴口罩了,开学延迟改为线上学习了……请你以“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湖州市2020年九年级语文学业适应性监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