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三十二(第5节固态物质)
年级:八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 . 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C .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D .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2、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 黑色固体
B . 易溶于水
C . 有吸附性
D . 能够燃烧
3、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 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 . 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 . 物质的初温是40℃
D . 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
4、关于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B .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都相同
C .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D . 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却不断上升
5、小明利用电冰箱制一些冰块,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室,过段时间冰块就制好了,下列四图中,可以表示制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是( )
A .
B .
C .
D .




6、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黑色固体
B .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 .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7、在图中的四个图象中,表示海波熔化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8、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 . 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C . 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D . 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9、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物质A是晶体,物质B是非晶体
B . 物质B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C . 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
D . 15min时,物质A是固液共存状态
10、2014年5月29日《环球时报》报道: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纸一样薄的手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等产品.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 含碳元素和铝元素
B . 是一种碳单质
C . 具有导电性
D . 具有可燃性
1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
A . 保持不变
B . 温度降低
C . 温度升高
D .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两盆冰水混合物,各自处于太阳下和背阴处,在盆内冰尚未熔化完以前,用温度计去测盆内水的温度时( )
A . 太阳下的那盆水温度较高
B . 背阴处的那盆水温度较高
C . 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
D . 不知气温高低,无法判断
13、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温度为48℃的海波的状态是( )
A . 一定是液态
B . 一定是固态
C . 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 . 以上三种状态都可能
14、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锡来焊接电路的接头。图2中,能正确表示锡在焊接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15、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烧水的铁壶坏了能用焊锡补,这是因为( )
A . 炒菜锅内有盐,与焊锡会有化学反应
B . 炒菜时锅的温度可超过焊锡的熔点
C . 炒菜锅上有油,锡焊不上
D . 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16、金刚石和石墨在物理性质上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
A . 它们是由不同元素所组成
B . 金刚石是纯净物而石墨是混合物
C . 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D . 金刚石是单质而石墨是化合物
17、小红的爸爸为出售的鲜鱼保鲜,他采取的措施是( )
A . 直接用0℃的水效果好
B . 直接用冰块效果好
C . 直接用冰水效果好
D . 无论用什么效果都一样
18、如图所示,把装碎冰块的试管插入装碎冰块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大部分后,试管中的冰块将( )
A . 能够熔化一部分
B . 不能熔化
C . 全部熔化
D . 无法确定
1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着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出( )
A . 甲物质是晶体
B . 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
C . 乙物质的熔点是80℃
D . 第12min时乙物质是固态
20、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 冰全部熔化
B . 冰有少部分熔化
C . 水有少部分凝固
D .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二、简答题(共7小题)
1、自然界的物体有三态,在一定 下物质三态间可相互转化。
2、 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有一定的熔点,而 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 的。
3、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观察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过程,并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再过几分钟为止.该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绘制了这两种物化图象,如图乙、丙所示,其中图 为松香的熔化图象,海波与松香在熔化过程中的主要区别是 。
4、 是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物质,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不同。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 ,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 。
6、小王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温度/℃ | 40 | 42 | 44 | 46 | 48 | 48 | 48 | 48 | 48 | 49 | 50 |
根据实验数据可判断出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7、铅笔为什么有软和硬的差别呢?这是由于石墨太软,光用石墨做笔芯,既易断又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掺进一些粘土粉末以增加硬度。粘土掺得越多,铅笔就越硬。下表为部分普通铅笔的标号及笔芯原料的配比:
标号 原料配比 | 2H | H | HB | 2B |
石墨(质量分数)% | 74.0% | 75.2% | 81.3% | 85.5% |
粘土(质量分数)% | 26.0% | 24.8% | 18.7% | 14.5%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硬度最大的铅笔是(填标号) ;
(2)请列举石墨的另一种用途 。
三、分析题(共2小题)
1、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甲的温度/℃ | 70 | 72 | 74 | 76 | 78 | 67 | 78 | 78 | 81 | 84 | 87 |
乙的温度/℃ | 70 | 71 | 73 | 74 | 76 | 77 | 79 | 82 | 84 | 86 | 89 |
(1)该组同学在某一次观察中记录明显错误的数据是 ;
(2)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选填“甲”或“乙”);
(3)该晶体的熔点是 ℃;
(4)该晶体在76℃时,处于 (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5)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
2、下面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甲 乙 丙
(1)甲、乙、丙三种物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
(2)物质甲的名称是 , 其结构中每个碳原子最多连有 个碳原子。
(3)乙物质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据此请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
(4)图中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60 , 已知硅的一种单质也有与物质丙相同的原子数和类似的结构,有科学家尝试把物质丙的一个分子放进硅的这种单质的一个分子中,反应形成一种新型分子,该分子的化学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