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教研院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百题竞赛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根据题意,选择答案。(33分)(共15小题)
匠人与大师
梁 衡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
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而成为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就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 a 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初中已学的“记”有“修造记”“游览记”“器物记”,下面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岳阳楼记》 ②《核舟记》 ③《醉翁亭记》 ④ 《小石潭记》
(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2)阅读下面《宋史·范仲淹传》中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范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材料二夷简①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
材料三延州②诸砦③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
【注释】①夷简:人名。 ②延州:地名。③砦,同“寨”。
❶【任务一】
材料一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B.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C.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D.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❷【任务二】
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义项。
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A.丰富,充足B.供给,供养
帝谕仲淹使释前憾( )A.遗憾,心感不足,不满意B.怨恨
❸【任务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坚守的信条,三则材料中分别从生活俭朴,心系百姓,国事为重,不计私怨等方面体现了他对这一信条的实践。
请选择下列语句中最能体现他生活俭朴的对应选项( )。
①“非宾客不重肉。”
②“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③“于夷简无憾也。”
④“仲淹自请行。”
⑤“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A.①② B.①⑤ C.②③ D.④⑤
意象 |
古诗文 |
诗(词)句情感 |
酒 |
今日听君歌一曲,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既是对友人的感谢,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
? 。(苏轼《水调歌头》) |
既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亦显露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
|
泪 |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
分别的痛苦和不舍 |
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 |
|
鸟 |
戍鼓断人行, 。(杜甫《月夜忆舍弟》) |
|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对春日的喜爱 |
古诗文分类辑录之艺术手法篇
序号 |
艺术手法 |
古诗文 |
A |
对比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
B |
用典 |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
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
||
C |
以动(声)衬静 |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
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
||
D |
视觉听觉结合 |
亭亭山上松, 。(刘桢《赠从弟(其二)》) |
,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
E |
白描 |
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 |
, 。(王维《使至塞上)》 |
||
F |
托物言志 |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
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
请为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表现手法。(填写字母序号)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在一个人的图书馆里,小女孩静静地坐在窗台上,望着窗外……… 吹过窗口的风说:“亲爱的小女孩,我只能经过你,不能为你停留,不过还好,你有一整个图书馆的书陪着你。” 书架上的书说:“小女孩已经不是第一次一个人来这里了,她一定很孤独。” 你说:“………” |
请欣赏图片内容,依据以上情景进行写作。
【提示】
①你可以根据这个情景链接生活,叙述经历;
②你可以根据这个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创作;
③你可以结合图片和情景对话展开论述;
④你还可以想象小女孩的处境和心理,写一封信给小女孩。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