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五(第五单元弹力)

年级:八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前,发现指针指在0.1N的位置上,为了使测量准确,他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必须将指针拨到“0”刻度线,若不能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B . 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然后再减去0.1N C . 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数值,因为实验时误差不可避免 D . 必须换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2、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则测量力的大小的读数比真实值将(  )

A . 偏大 B . 不变 C . 偏小 D . 无法确定
3、关于弹簧测力计上零刻度的意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弹簧的长度为零 B . 弹簧的伸长为零 C . 弹簧所受的拉力为零 D . 指针的初始位置
4、

图中的测力计在两个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拉力的大小均为F,该测力计示数为(  )

A . 0 B . C . F D . 2F
5、弹簧所受到的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成正比,即F=kx,k为常量,如图5所示,已知当物体受到拉力F作用时,弹簧伸长量为x,则当拉力变为2F时,弹簧伸长量为(  )


A . 小于2x B . 大于2x C . 等于2x D . 无法判断
6、在下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A . B . C . D .
7、一测力计因弹簧断裂而损坏,若去掉断裂的一小段弹簧,将剩余的较长的一段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刻度,那么用这个修复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时,测量值与原来测量值相比较,结果是(  )

A . 测量值比原来的测量值大 B . 比原来的测量值小 C . 与原来的测量值相同 D .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出现
8、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B . 使用前应校零 C . 使用前轻轻拉动来回运动几次 D . 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
9、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

A . 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B . 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C . 两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D . 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
10、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L、L、L , 则(  )

A . L=L=L=L B . L=L<L=L C . L=L<L=L D . L<L<L<L
1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 .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 .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 .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12、小星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他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  )

A . 把两球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B . 让两球置于乒乓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C . 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D . 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
13、甲、乙两个轻质弹簧,所挂物体相同,重力均为100牛顿,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甲乙的示数分别为(  )

A . 100牛顿、200牛顿 B . 0牛顿、100牛顿 C . 100牛顿、0牛顿 D . 100牛顿、100牛顿
14、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下端挂300克物体时长15厘米,若改挂500克的物体, 则弹簧长:(  )

A . 25厘米 B . 20厘米 C . 17厘米 D . 不能确定
15、不存在弹力的是(  )

A .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 人对跳板的压力 C . 手对弓的拉力 D .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16、下列结果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

A . 手中的石块释放后会下落 B . 装有弹簧的门被推开,放手后自动关上 C . 玩具弹簧手枪将“子弹”射出 D . 撑竿跳高运动员跃过横杆
17、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产生弹力作用 B . 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 物体间所产生弹力的大小决定于它们所受到的重力大小 D . 弹力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改变其运动状态
18、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19、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下面挂着条形铁块,螺线管中插有铁芯。已知开关S与触点②接触且电流表的示数为I。下列操作方法中,能够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的是(  )

A . 开关S与触点②接触,将铁芯从螺线管中取出 B . 开关S与触点②接触,将滑片P向a端滑动 C . 开关S与触点①接触,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 D . 开关S与触点③接触,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
20、如图所示,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与该弹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弹簧发生拉伸形变 B . 弹簧发生压缩形变 C . 该弹力是小车形变引起的 D . 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车

二、简答题(共6小题)

1、一根弹簧一端挂在墙上,用490N的力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20cm。如果改为两个人分别拉弹簧的两端,把它也拉长了20cm,则每个人各用了      N的力。

2、如图甲所示,木板上压的重物越重,木板弯曲程度越      ;如图乙所示,拉弹簧的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      。比较两个实验,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3、学校初中部的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像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它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均选填“A”或“B”)


4、如图所示,将挂着铁球的弹簧秤在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上自左向右逐渐移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变化情况为      

5、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时,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见下表:

钩码重力G/N

0

2

4

6

8

10

12

弹簧长度L/cm

3

4

5

6

7

8

8.5

该同学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_N;弹簧的原长是      _cm。

6、王刚新买了一套弹簧拉力器,内装5根相同的弹簧,说明书上写着:“把每一根弹簧拉长10cm需要10N的力”。王刚将其中4根并联装入拉力器,若王刚将弹簧拉力器拉长0.5m,则他的拉力是      

三、分析、探究题(共3小题)

1、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几位同学对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表一、表二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甲弹簧

受到拉力/N

0

1

2

3

4

5

6

长度/cm

6

7.5

9

10.5

12

13.5

15

表二:乙弹簧

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6

长度/cm

6

9

12

15

18

21

24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在一定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_;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_(选填“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她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_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选填“A”或“B”)测力计。

2、小明同学利用健身拉力器进行体育锻炼,发现拉力器是由几个相同的弹簧并列连接在拉手上,连接的弹簧越多,拉开时就越费力。他想: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需要的拉力与弹簧并列的个数一定有什么关系。他找来几个规格相同的弹簧和一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按图中甲、乙、丙装置的三种方式多次实验(实验中保证不损坏弹簧),记下拉力大小和对应的弹簧伸长量如下表。

弹簧伸长量/cm

1

2

3

拉一根弹簧的力F1/N

0.5

1.0

1.5

拉二根弹簧的力F2/N

1.0

2.0

3.0

拉三根弹簧的力F3/N

1.5

3.0

4.5

(1)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同一根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      _;伸长相同的长度,两根并列连接的弹簧所需拉力是一根弹簧所需拉力的      倍。

(2)根据实验数据推测:伸长相同的长度,n根并列连接的弹簧所需拉力是一根弹簧所需拉力的      _倍。

3、小华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找来一根弹簧以及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她先用弹簧来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总重/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指针位置/cm

2.5

3.0

3.5

4.0

4.5

5.0

5.5

5.8

5.8

(1)分析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拉力不大于      _N的情况下,弹簧的      _跟钩码的拉力成正比;

(2)小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应该是下面      图(填序号)所示的图象,判断的理由是      

(3)利用该原理制造的仪器是:      

(4)现在在另一弹簧下挂一个钩码时,弹簧长20cm,挂两个相同钩码时,长22cm。则挂四个相同钩码时,长      _cm,弹簧下端不挂任何物体时长      _cm。(弹簧完好无损)

(5)用与上述情况相同(即伸长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相同)的原长为4.5cm的橡皮筋两根A和B,用细线C(C的长度和质量不计)紧靠地串在一起,如甲图所示,小明在B的末端用了一大小为1.8N的水平拉力F,使其沿水平方向伸长,如乙图所示,则此时A和B串在一起的总长度为      _cm。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五(第五单元弹力)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