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20分)(共4小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借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体验更广大的世界。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都富有想象力引人xiá(  )思,能引导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世界。比如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dàn(  )离奇的《皇帝的新装》着实耐人寻味。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滑稽              着实      

(2)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á      思         荒dàn      离奇

2、分门别类辑诗文。下面是某同学以“古人的雅趣”为专题整理的古诗文材料。请在画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雅趣

出处

古诗文名句

评点

饮酒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鬓微霜,又何妨!

酒中有豪情

欧阳修《醉翁亭记》

山水之乐,      

酒中有真趣。

郊游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禽鸟赶春光。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误入藕花深处。

迷途有惊喜

鼓乐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杏花疏影里,      

难忘那些通宵!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用音乐送别。

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回顾了已学内容,也感受到了运用有效的方法去整理古诗文的快乐,正如《论语》中所说“            ”。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 B . 古代文人常用字、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陶庵梦忆》、《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字、籍贯、官职来命名。 C .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D . “豁然开朗”、“觥筹交错”、“心旷神怡”、“雾凇沆砀”分别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4、古代文人士大夫每逢节日,多会赋诗作词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列诗句按节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填序号)

①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②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④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⑤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⑥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二、阅读(57分)(共7小题)

1、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目录

班级准备举行“走近领袖”故事会。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突显人物特点?请选择下面一个人物,参考目录,简要说明。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彭德怀

2、根据《世说新语》和《聊斋志异》的内容,选出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  )
A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等三十六类。 B . 《世说新语》语言简练传神,每则故事长不过百余字,短则寥寥十数言,但名士们的形象都跃然纸上。 C .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情节离奇曲折,人物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描绘细腻,是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D . 《聊斋志异》中最有特色的是那些描写狐鬼花妖的故事,尤其是狐幻化为人,与痴情的书生演绎出一段段缠绵的恋情。
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那边有个小户人家,门内坐著一个中年妇人:一头青丝黑发,油搽的雪亮,真可滑倒苍蝇,头上梳一盘龙鬏儿,鬓旁许多珠翠,真是耀花人眼睛;耳坠八宝金环;身穿玫瑰紫的长衫,下穿葱绿裙儿;裙下露著小小金莲。穿一双大红绣鞋,刚刚只得三寸;伸著一双玉手,十指尖尖,在那里绣花;一双盈盈秀目,两道高高蛾眉,面上许多脂粉;再朝嘴上一看,原来一部胡须,是个络腮胡子!

    【乙】言未尽,却至东关厢街口。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尽是妇女,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惟闻笑语。

甲乙两段文字分别选自名著《      》和《      》,主人公都来到了名为“      ”的国度。主人公都在该国度发生了新奇有趣的故事,请选择其中一部作品列举一件趣事。

我选择      (填“甲”或“乙”),趣事:      

4、文学类文本阅读

你要做什么呢

王安忆

在我学琴的时候,一个唱歌的朋友带我去见一个拉琴的朋友。路上,他告诉我,那朋友琴拉得很漂亮,因为成分不好,屡次上调不成,投考文工团也终因政审不合格而不成。

    ②真倒霉啊!我叹息。此时,我亦在农村,亦在投考文工团。成分尚说得过去,问题则是业务能否及格了。

    ③我懵里懵懂地跟着唱歌的朋友拐进一条弄堂,走上一弯木楼梯,来到他家。他引我们走进一间亭子间,让我拉琴给他听。他很认真地看着我拉琴,听我拉完一支曲子,给我讲了些什么。讲的什么我全忘了。

    ④后来,他拉给我看,拉得很认真,拉完一支曲子,又给我讲了些什么。讲的什么,我也全忘了。

    ⑤最后,他帮助我处理了两支曲子,以应付招考。他讲了许多,我都记不得了。

⑥“每天练四个小时才好。”他对我说——这个,我记得的他正伏在桌上帮我修改谱子。我不响。停了一会,我说:“我并不喜欢拉琴。”“那么,你喜欢做什么呢?”他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微笑着说,“你要做什么呢?”我不响。过后,我们告别了,走下了木楼梯。

⑦那样的年龄,莫名其妙地有着一肚子莫名其妙的情感,找不到出口,也是难受的事。于是,便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写一只娃娃,写隔壁的男孩子…… 一切都写尽写完了,却还要写。实在没什么可写的了,忽然想起了那个人的那一句话:

    ⑧"你要做什么呢!”

⑨很多日子过去了,很多悲欢成了往事。终于考上了文工团,自己明白不是拉琴的料,又不知自己究竟是做什么的料。无聊的时候,东想西想,偶尔会想起这个人,他微笑着对我说:

     10 “你要做什么呢?”

11 后来,不知不觉地写起小说,被叫做“作家”。深感终于找到了与之合适的事情,终于有些事情可以做做。每日早起晚睡,煞有介事地写来写去,写完许多白纸和墨水。忙得很欢,心中不再有空处去乱找情感来排解了。倒是充实。

12 然而,眼看着偌多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切实可见的物质财富,科学家实践着新的技术革命,运动员赢得锃亮的金牌,让全世界抬头仰望五星紅旗开起……看到自己忙来忙去为了一张白纸,真觉得空洞得可以,不着天又不着地。忽又茫然起来,想洗手不干。胡思乱想起来,有时候又会想起那位萍水相逢的朋友,他微笑着转过头对我说:

     13 ”你要做什么呢?”

     14 是呀,我要做什么呢?一个人总必须要做点什么,否则就更加空洞了。也只有这样了。只有这样做下去,既然一个人总要做点什么。不做什么,会平添烦恼。无事生非嘛!

    15 多少悲欢变成往事,往事又过去。淡了的淡了,忘了的忘了,不愿想的就不去想,不愿忘的就写下来。可是有一种东西是你没想而又没态的,它像是被记忆的筛子误留下的一颗小小的微粒,躲在记忆的角落。

    16 我再记不起那是一条什么马路,一弯什么样的楼梯,一间什么样的亭子间。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工作,现在怎样,还好吗?我只记得他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17 “你要做什么呢?"

     18 是啊,我要做什么呢?我总要做点什么吧!

                                       (选自《广州日报》2017年6月1日有删改)

(1)“你要做什么呢”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请从结构上分析其作用。
(2)阅读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莫名其妙”在一个句子中出现两次,请分析妙处。

②“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如何理解“见不得人”?

(3)关于写小说这件事,文章 11 12 两段有看似矛盾的描述,请找出矛盾的词语谈谈作者产生不同感受的原因。
(4)“你要做什么呢?"作者不断何自己,也在问每一个读者,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生活,说说你从中悟到了什么?
5、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奇迹,靠劳动抒写

    ①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92个集体和695名个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797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最美职工”名单正式出炉。一份份奖励,彰显着劳动的无上荣光,折射出时代的价值追求。他们当中有农民工,有技术员,有工会干部,有新型劳动者,在他们身后,是创造历史、开创未来的亿万劳动者。

    ②中国奇迹,靠劳动抒写。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征程中,凝结着劳动者的智慧,浸透了耕耘者的汗水。经济学家科斯曾感叹: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正是这样的勤奋,创造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创造了举世罕见的成就。“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中国的美好未来不会从天而降。脱贫攻坚、深化改革的实践,绿色中国、制造强国的愿景,都得靠劳动的双手来托举。

    ③社会进步,靠劳动驱动。工厂车间里毫米、微米级的精细打磨,基层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实验室里更高更快更精的刻苦攻坚,无不是劳模精神的现实写照。石油精神、红旗渠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动者为中国人点亮了灵魂的灯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下,从城乡面貌,到衣食住行,知识与创新将成为“臂非加长而见者远”“声非加疾而闻者彰”的重要力量。精神为劳动注入灵魂,知识为劳动提高品质,劳动者队伍的素质越来越高,社会发展的脚步将愈发从容坚定。

    ④个体的梦想,靠劳动实现。时下,有人把“躺着挣钱”、“天上掉馅饼”当作人生愿望。殊不知,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更没有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而脱离了劳动的人,只会失去活力,失去与社会的联系。有人说,幸福不是唾手可及,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而劳动的汗水,是浇灌出幸福硕果的必要前提。

    ⑤《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为祖国献石油》《假如你要认识我》,一首首老歌让我们回忆起劳动者胼手胝足、为国奉献的动人场景。而时下的我们,使命在肩,心怀梦想,唯有以劳动作为人生的基调,方能唱响新时代的壮丽乐曲。

(1)文章以“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劳动者获得奖励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如果把下面的事例作为选文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合适?请简述理由。

以“金融扶贫”帮助老区百姓致富的李二国,深耕计量检定领域30多年、专利超百项的黄金娟,与挤揉刮甩的抹灰工艺较劲、技冠全国的许纪平,他们之所以受到表彰,就是因为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以劳动定义人生的坐标。

(3)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6、文言文阅读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①,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②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③,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

 (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

【注释】①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②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③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同舍生皆被绮绣                    ②缊袍敝衣处其间                    

③还次蒲州驿                         ④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2)
A . ①烨然若神人 ②莫不豁然 B . 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②学而不思则罔 C . ①蒙乃始就学    ②乃召见内殿 D . ①则天甚异之      ②当余之从师也
(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

循 宪 方 复 命 使 务 有 不 决 者 意 颇 病 之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

(5)结合文章内容分别来说说宋濂和张嘉贞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热点。
7、古诗阅读

送人之荆门

[明]浦 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①中应有赋,千秋白雪②待君赓③。

(选自《明清诗赏析》)

【注释】①郢(yǐnɡ):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②白雪:也称“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③赓(ɡēnɡ):继续。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            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
(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三、写作(68分)(共2小题)

1、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在网络自发评选的“中国十大最美地铁logo”榜单中,“宁波轨道交通”蓝底白条纹的图标荣登第三名。请你以宣讲者的身份向妈妈讲述这则消息,并解释该图标获得好评的原因。(120字左右)

2、按要求写作。

阳光,是奔跑的方向;奔跑,是青春的激扬。朝向阳光,灵魂不会坠入黑暗;努力奔跑,生命始终一路芬芳。

请以“朝着阳光奔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