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对《己亥杂诗》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 . “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 . “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 . “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作出牺牲。
2、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 . 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 . 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 . 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3、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 .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 .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义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
4、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幽州台,即蓟北楼,又名蓟北楼、燕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筑。从诗题看,这是一首古体诗。 B . 联系诗人的境遇和心情,可将“古人”理解为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自己这样有抱负、有才能的文人。 C .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涕”就是眼泪。 D . 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岁月漫长;第三句写天高地迥;第四句描绘苦闷情绪;全诗笼罩一股悲壮苍凉的气氛。
5、关于《望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用了设问、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 B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均是倒装句。 C . “一览众山小”暗引《论语》,因为这本书中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句子。 D . 这首诗选自《杜少陵集详注》,作者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 . 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 . 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 . 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 . 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 . 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 D . 尾联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呜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 .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C .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诗是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 . 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 . 颈联写乡俗民事,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佛求神保佑的陋习。 D .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 . “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 . “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 . “更护花”的“花”指青少年,此句表明自己要为培养下一代作出牺牲。

二、诗歌鉴赏(共2小题)

1、阅读古诗《次北固山下》,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颔联写船上所见景,“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      ;“风正”,      

(2)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2、读《游山西村》,完成下列各题。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全诗紧扣一个“      ”字,按      推移展开叙述。

(2)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3)“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4)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5)“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①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②“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