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8小题)

1、下面对《未选择的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 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表达人们的共同感受。 B .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至于选择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写出,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 C . 本诗采用暗喻手法,表现了诗人不畏辛劳地追求事业成功的人生态度。 D . 诗人以含蓄清新、别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再现出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同学们热心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 . 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 . 老师那和蔼可亲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D . 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3、下列对诗歌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 B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句清新流畅而深沉,虽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但坦率有余,人情淡薄。 C .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所写的一首哲理抒情诗,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D . 《未选择的路》一诗,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写得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哲理丰富,读后耐人寻味。
4、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B .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C .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D .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5、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晨,我走在校园中,一阵阵_________的鸟鸣声,让我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

②刑警队员们表示,一定要把这个案子查个_________。

③在这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中,市工商局清查并_________了一批伪劣音像制品。

④招聘会上,面对考官们略带挑剔的提问,王虹_________,对答如流。

A . 清晰     水落石出     烧毁     滔滔不绝 B . 清脆     山穷水尽     烧毁     胸有成竹 C . 清晰     山穷水尽     销毁     滔滔不绝 D . 清脆     水落石出     销毁     胸有成竹
6、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jiè)    忧(yù)      静(zhèn)    困(huò) B . (níng)    足(shè)    息(sùn)    寂(yōu) C . 立(chù)     染(wū)     萋(qī)     人(lǚ) D . (jì)      怀(liàn)   人(yòu)    延(mián)
7、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
A .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峦。 B . 但我知道路径廷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反。 C .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D .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8、对“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中的“一切”包括欺骗和生活中的任何不快。 B .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说明了一个客观必然规律,但是前提是要有顽强的生存意念。 C .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说明生活给予我们的是难忘的记忆和丰富的经历,得失是共存的。 D .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说明没有被欺骗就不会有对过去生活的怀恋。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综合性学习。
班级举行了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各题。
(1)微笑着面对失败,是一种很好的人生心态,许多古人先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至理名言,不妨写出来一两句,与大家共享。

(2)如果本次活动语文老师让你设计活动步骤,你打算怎么设计?请把你的设计简要地写下来。

(3)你的一位同学在多次考试中,虽然经过不断努力,但成绩还是不够理想,也感到前途渺茫,打算放弃,通过本次活动后,你打算怎样劝说他?

(4)根据下面句式特点,在横线上面仿写合适的句子。

真诚的微笑是心灵对外界的一种自然映照。它比开怀大笑多了一份柔和,比哑然失笑多了一份温暖。微笑不是奉承,不是勉强,不是掩饰。它包含着温情,      ;它包含着理解,这是微笑的效果;它包含着赞许,      

三、诗歌鉴赏(共2小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莱蒙托夫

                                                                                             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

                                                                                             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地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黄色的灿烂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

(1)本诗中的哪个意象可以看作是诗人的象征?

(2)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作为背景?

(3)“帆”呼唤着风暴,它想呼唤什么?以下两种意见,你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A.“帆”呼唤着风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B.“帆”在乞求风暴:“早一点风平浪静吧!别再让我弯着腰声声喘息。”

(4)风暴中的“帆”有着怎样的品质?

(5)对这首诗中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A . 向往自由,追求自由。 B . 痛恨黑暗,不向现实妥协。 C . 离乡远行的乡愁。 D . 表达作者虽内心孤独却渴望斗争的激情。
2、阅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完成后面的题目。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结合句子内容解释诗中画线的词语。

①瞬息:      

②怀恋:      

(2)诗人在第二节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谈谈对这种态度的感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