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诗歌鉴赏(共30小题)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本诗从题材上属于      ,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      
(2)“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3)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1)
A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B . 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C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 . 因思杜陵梦,鬼雁满回塘。
(2)诗句“马作的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秋瑾 (清)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    词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词人国事家事交织心中,不由得更加思念故乡?
(2)词人为何“青衫湿”?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    诗中“戍”“夜阑”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请写出相关诗句。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从“闻笛赋”、“烂柯人”中任选一个,说说其中包含的典故。25字以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请简要描述和概括。40字以内。
6、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在第六句中,如果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看”或者“望”字,表达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请你谈谈“见”字的妙处。
(2)本诗是陶渊明的言志之作,通过它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7、古诗词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歌题目“龙标”与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依序分别指            
(2)诗歌首句以“杨花”“子规”起笔,从全诗看,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晚唐诗人。台城,就在在家今南京市鸡鸣寺一带,靠近玄武湖。

(1)诗的第二句中一个“      ”字写出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的史实,突出了变换之速;而一个“      ”字,则借鸟的欢啼之声,巧妙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历史遗址的感慨、怅惘的心情。
(2)诗的三、四两句,颇为后人称道。请你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9、古诗阅读

寒夜

杜未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口口便不同。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诗中口口(空格)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雪花 B菊花 C梅花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秋行》

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1)诗人描写了鸣蝉、             、等景物,有动有静,以动衬静,构成了一幅安谧恬静的早秋风景画。
(2)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感情?
11、古诗阅读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以此作题写当时战事,充分体现李贺意象新奇,设色鲜明,想象奇特的特点。 B . 首联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暗示战斗的残酷,为下文描写战斗的惨烈做铺垫。 C . 颈联中“鼓寒”指的是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精神颓废。 D . 尾联化用典故,展现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那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和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给读者以强烈而美好的感受。
12、诗词赏析。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全诗围绕“      ”字展开。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满目凄然之景。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13、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

(甲)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甲诗作者为      代诗人      ;乙文作者为      文学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 (3)
A . 甲诗起首两句以夸张手法叙写欢乐豪放的宴饮,体现作者与友人相处时的愉悦心情。 B . 乙文作者细致描绘山间一日及四时的自然风光,体现其寄情山水乐无穷的怡然自得。 C . 甲诗具体描绘渡黄河登泰山时艰难困顿的遭遇,形象体现了诗歌“行路难”的主题。 D . 乙文具体描绘琅琊山朝暮与四季景色之美,意在表现作者对醉翁亭秀丽环境的欣赏。
(4)教材将甲诗和乙文编入同一单元,意在告诉我们,人生中难免种种      ,对此,我们要            地面对。
14、下列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嗯!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上述诗文的作者虽然都是      (朝代)人,但从两人所处的时期来看,      (人名)早于      (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诉衷情》中,诗人“            ”的思想与处境,用《岳阳楼记》中的话来表达,就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上述诗文都有作者的慨叹,前者抒发了      之情;后者以“微斯人,吾谁与归”作结,在感喟中抒发了作者      的远大政治抱负。
15、古诗词鉴赏。阅读《饮酒(其五)》,完成各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说说“此中有真意”中“真意”的含义。
(2)本诗中诗人的精神追求与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表现的颇为相似,请结合他们这两首作品说说其相似点。
16、古诗词赏析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结庐”的“庐”指的是      ,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语句回答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的含义。
17、阅读下面诗歇。完成答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清辉玉臂寒”中“清辉”的意思是:      
(2)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的妙处。
(3)《春望》与《月夜》都是杜诗中的名作,也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阅读、理解这两首诗,比较它们在思想感情上各有什么异同。
1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应傍战场开中“傍”的意思是      
(2)这首诗写的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你从诗中哪些词看出来的?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9、诗歌鉴赏

渡 汉 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今广东一带)后,逃归的途中。

(1)“经冬复历春”中“历”的意思是:      
(2)诗歌前两句里的“绝”和“复”反映诗人在贬谪期间怎样的生活状况?
(3)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诗中的“怯”和“不敢” 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20、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 游 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春雨断桥人不渡”中“断”的意思是      
(2)“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字,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3)“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1、诗歌鉴赏

鹧鸪天・咏渔父

〔宋〕王质

一只船儿任意飞。眼前不管是和非。鱼儿得了浑闲事,未得鱼儿未肯归。

全似懒,又如痴。这些快活有谁知。华堂只见灯花好,不见波平月上时。

(1)上阙中“飞”字极为传神,既写出了船儿的      特点,又表现了渔夫      的心情。
(2)下阙中词人感慨“这些快活有谁知”,你觉得“这种快活”蕴含了怎样的情怀?
22、诗歌鉴赏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①汉江:即汉水。②楚塞:指古代楚国地界。③九派: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统称。

(1)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1)
A . 《使至塞上》首联写了诗人奉使出征,独当重任,到边疆察看,过居延属国的内容。 B . 《汉江临泛》尾联通过具体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也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 C . 《使至塞上》用一“直”一“圆”展现了边塞的壮阔:《汉江临泛》用一“浮一“动”渲染了水势的磅礴。 D . 王维的诗以“诗中有画”著称,这两首诗在意境创造上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2)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 , 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释】①范蠢:春秋时楚人,助越王灭吴后乘舟离去。②忘机:忘却俗念。

(1)本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尾联中“寻范蠡”三字有何深意?
2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暮秋感怀

于谦

重阳节后北风多,景物萧条可奈何。叶带寒声风外落,雁随霜信月中过。

愁来万事纷如结,老去孤忠不磨。偷得浮生片时暇,凭阑搔首且吟哦。

【注释】①霜信:霜期来临的消息。②孤忠:忠贞自持,不求人体察的节操。③耿:正直。

(1)诗的前四句主要借助哪些意象表现环境的萧条?
(2)全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请分点列出。
2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诗题“野步”意为郊野漫步。“      ”与“      ”两字说明诗人已经被美景深深吸引。
(2)从前两句中选择一个能体现春的气息的字眼,并加以分析。
2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西漢独泛

[唐]皎然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入静片云闲。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

【注释】①素舸:不加装饰的船。②唯应:只有。

(1)作者通过写      、野山、      、闲云等景物,营造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2)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
28、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九重天”在这里代指      
(2)颈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赏析“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29、古诗赏析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幽篁”“深林”“明月”这些景物,描绘出一幅什么图景?
(2)诗人选择“独坐”“人不知”的隐居生活,为什么却不觉得孤独?
30、古诗阅读。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