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名句名篇默写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默写(共30小题)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馨香盈怀袖, 。(《庭中有奇树》)
③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④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各类景物走进诗歌,成为诗人传情达意的载体。杜甫《月夜忆舍弟》①“ , ”中,微凉的白露和明亮的月色寄托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温庭筠《商山早行》②“ , ”中,飘洒的槲叶和明丽的枳花冲淡了诗人羁旅的辛苦。
①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②《湖心亭看雪》)
③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④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⑤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⑥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明月,往往寄托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杜甫的想象中,故乡的月亮应当更明更亮;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苏轼的期望中,亲人都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一轮皎洁美好的明月。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④狼亦黯矣,而顷刻两毙, ,止增笑耳。(蒲松龄《狼》)
⑤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秋词》中的“ ”写出了秋天明艳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⑥诸葛亮《 诫子书 》中写“学”与“志”的关系的句子是: , 。
⑦《论语》十二章中,表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诗者,融情于景,吟咏性情也,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①“ , ”,春花绽放,春草吐绿;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②“ ,云生结海楼”,雄伟壮观,想象瑰丽;晏殊《浣溪沙》一词中③“ , ”繁华易尽,旧识重来;李清照《渔家傲》一诗中④“ , ,海天相接,似梦似幻。
道者,文之根本,志之所之也。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中⑤“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借景言志,淡泊名利;孟子在《〈孟子〉三章》中⑥“然后知 也”,卒章显志,心怀家国。
。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古代文人的足迹遍布祖国美好山河。李白离开故乡,外出漫游,离友人愈远,思念之情愈深,从而写下了“夜发清溪向三峡,① 的诗句;李商隐在巴蜀之地想象回家与妻子团聚后的“② ,③ ”的欢乐情景;杜甫在江南有感而发写下了“④ ,⑤ ”的诗句,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
自古以来,在文人墨客们的笔下,花草虫鸟、山川湖海都是他们净化心灵的源泉,表情达意的寄托。陶弘景游赏江南山水,绘一日之美,抒闲适之情:“晓雾将歇,① ;夕日欲颓,② ”王维赴边塞慰问,一路上形单影只,“征蓬出汉塞,③ ”,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欧阳修在短桨轻舟的节律中,充分领略到西湖的美好:“ 轻舟短棹西湖好 ,④ ”刘祯以“⑤ ? ”两句,在一问一答中,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了无限期望。杜甫见到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⑥ , 。”请你再写出连续两句借景抒情的古诗词:⑦ , 。
诗词者,融情于景,吟咏性情也。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①“ , ” , 两句以景物自比,表达出诗人漂泊在外的惆怅之情;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②“ ,云生结海楼”,雄伟壮观,想象瑰丽;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中③“ , ”,两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西湖的欢乐情调;李清照《渔家傲》一词中④“ , ”,海天相接,似梦似幻。
道者,文之根本,志之所之也。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中⑤“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借景言志,淡泊名利;孟子在《孟子》二章中
⑥“ ”,卒章显志,尽显忧患意识。
①还要多远才能进入你的心,还要多久才能和你接近。——《水星记》
联想: ,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李商隐
②我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蜗牛》
联想: , 。——《岳阳楼记》范仲淹
③向着风拥抱彩虹,勇敢的向前走。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我能找到答案。——《你的答案》
联想: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三)》李白
④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也曾指尖弹出盛夏,心之所动且就随缘去吧。——《起风了》
联想: , 。——《离思》五首元稹
⑤时针一直倒数着,我们剩下的快乐,此刻相拥的狂热,却永远都深刻。——《倒数》
联想:子在川上曰: , 。——《论语》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以歌曲联想来整理古诗真是乐趣无穷,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⑥ 。”
诗文有滋味。一半是烟火,“莫笑农家腊酒浑, ”;一半是清欢,“有约不来过夜半, 。诗文有趣味。花草树木似精灵,“杨花榆英无才思, ";春冬三峡如画卷,“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诗文有情味。最美的祝福是明月遥寄,是“ , (写出连续两句);最痛的思念是生死相隔,是“ ,欲语泪先流”。诗文有意味。那是孟浩然《望洞庭湖曾张丞相》中“ ,徒有羡鱼情”的复杂心理,那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的宠辱不惊。
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写到,即使前途渺茫,也要不失“ , ”的乐观与自信;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到,即使饱受摧残,也要不失“ , ”的芬芳与坚贞。
品读古代诗文,能让我们在感受艺术意境的同时,亦陶冶思想情操。“乱花渐欲迷人眼, ”,引领我们欣赏早春的美景; “ ,愁云惨淡万里凝”,为我们呈现了壮丽的边塞风光;“海内存知己, ”是王勃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真诚劝慰;“但愿人长久, ”是苏轼对相隔两地亲人的深情祝福;当“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孟子主张“ ”,在国家受辱、生灵涂炭之际,文天祥悲壮地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