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共5小题)
二、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材料一】电动自行车因为方便、快捷、使用成本低,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首选,尤其外卖、快递更是离不开这种穿街进巷的“神器”。然而,不少电动车驾驶人却因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导致闯红灯、逆向行驶、随意变道、任意停放等交通乱象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也给出行的市民群众带来很多交通安全隐患。
造成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乱象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点:一是驾驶者自身缺乏安全意识,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二是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因此,治理电动车乱象也需要从这两方面着手,综合施治,标本兼治。
【材料二】《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强制性国家标准在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业内认为,“史上最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实施,对于规范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巨大的电动自行车市场具有重大影响。据悉,快递、外卖行业可能迎来整体换车,目前已有企业公布换车计划。
【材料三】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并切实加强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工作,广西全区决定启用新式电动自行车号牌式样。新式电动自行车号牌颜色为蓝底白字白框线。据了解,新电动自行车号牌式样的启用主要是在技术上规范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属性,减少电动自行车对其他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秩序的干扰。
三、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张 浩
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
②习近平同志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并对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的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以优秀研究成果促进社会进步,又要做到德为人先,用明德引领风尚。
③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把做人与做学问统一起来,赢得了广泛社会赞誉,但也有极少数人存在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问题。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脱离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甚至有的剽窃他人成果。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往往会引起社会关注,影响整个社会风气。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的是培根铸魂的工作,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神圣使命,其言行对社会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名气越大,肩上的责任就越重。大学问家之“大”,既在于以其学术成果启发思想、推动工作,更在于以其道德情操和高尚人格引领风尚、烛照人生。
⑤明德,首先要明大德。个人的学术理想只有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树立起这样的志趣:“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志存高远,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人民情怀,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成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
⑥明德,体现为勤业精业。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事实证明,真正的学问都是潜心琢磨而成的,真正的精品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凡传世之作、千古名篇无不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只有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甘愿为自己的学术理想耕耘一生,才可能创造出有益于社会的成果。
⑦“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在某种程度上,作品和学问就是作者人格与人品的自我宣示。作品要塑造人心,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以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郑德荣为代表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让我们不仅见识到高水准的学术成果,而且见证了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
四、古诗文阅读(18分)(共2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鲁恭为中牟①令,重德化② , 不任刑罚。袁安③闻之,疑其不实,阴④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中牟: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内。②德化:用道德来教化。③袁安:河南郡太守,是鲁恭的上司。④阴:暗中。
①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0分)(共2小题)
六、请用正楷字体书写下列文字(5分)(共1小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七、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那年,我去上大学
熊 燕
①我18岁那年,到离家三百多里的一所大学去读书,还没出门,母亲就开始担忧:你从未离开过家,嘴又笨,上初中还被街坊误认为是“哑巴”,突然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会不会迷路?食堂吃饭时,你能“抢”到饭吗?你有那么多不喜欢吃的菜,如果食堂只有那些菜怎么办?
②整理行李时,母亲又开始担心:“你不会洗被子,被子脏了怎么办?你有轻微恐高症,住宿楼高不高?”一连串的问号,让母亲睡不安宁。总是睡着睡着突然想起什么事,爬起来,跑到我房中,将我叮嘱一番,以至我也睡不安稳。父亲劝母亲:“树大自然直,她又不是小孩子,会慢慢学会照顾自己的,你只管将心放进肚子里去。”
③终于要出发了,母亲将打包好了的所有衣服和日用品又重新拿出来,一一查看,生怕有什么遗漏。一路上千叮咛万嘱咐。说好只将我送到汽车站,可临时母亲又变了卦,非要和父亲一起陪我去学校。
④到学校后,母亲最关心的是我的宿舍,宿舍是上下铺,中间四张桌子,每人都有一个带锁的小柜。我睡在上铺,母亲担心:“掉下来怎么办?”我说:“睡上铺安静。”这让母亲想到另一个问题,你喜欢晚上睡觉时听歌,会影响大家休息,怎么办?铺好床,整理好行李后,母亲拖着我去百货商场,要为我买一个小巧带耳机的录音机。
⑤去商场的路上,母亲边走边向路人打听,并大声重复:“哦,从书店向右转。”“哦,从饭店出来向左转。”说好只买录音机,最后却另买了一大堆零食,母亲说分给宿舍同学吃。
⑥当我们提着大包小包,准备返回时,母亲对我说:“我忘记了,应该向右转?还是向左转?”父亲刚想说什么,被母亲制止。我方向观念极差,也不知走哪边。母亲让我询问商场的工作人员,我低着头,无论母亲怎么催,都不肯去问。母亲突然向我发脾气说:“让你问个路都不愿意,养你有什么用?问个路又不会割你舌头,你到底害怕什么?”母亲说着说着竟然哭了。父亲愣在那里问我:“你还记得来时经过的建筑物标志吗?”我一脸茫然,摇摇头。父亲轻轻叹了口气说:“那么,我们凭印象走,你在前面带路。”
⑦那天我们走了许多弯路。母亲腰痛,走几步,停下来捶一捶,最后实在走不动了,站在那里,一脸痛楚。我很心疼,也很惭愧。终于鼓起勇气,向路人询问学校的方向。原来,我们七弯八拐,竟然走到了学校附近,几分钟就到了学校。
⑧那天母亲特别高兴,对我说:“万事开头难,今天走出了第一步,明天就能走出第二步。你要记住,路在嘴上。”母亲还说,“一定要学会用心观察,记住来时的路。只有记住来时的路,你回去才不会迷失方向。”
⑨我知道,这次的“迷路”是母亲特意的安排。因为她知道,人生路上,她和父亲无法一直陪我走,再远的路,都要靠我自己去走。再模糊的方向,都要靠我自己去辨清。再难张开的口,都得我自己克服心理的怯懦。
⑩一转眼,多年过去,我长大了,父母也老了。人生有很多东西都在悄悄改变,唯一没有改变的是父母的爱,父母的牵挂。我永远记得母亲的话:记得来时的路,回去就不会迷失方向。
(选自《文苑•感悟》2019年2期)
①总是睡着睡着突然想起什么事,爬起来,跑到我房中,将我叮嘱一番,以至我也睡不安稳。(从描写的角度加以分析)。
②让你问个路都不愿意,养你有什么用?问个路又不会割你舌头,你到底害怕什么?(从情感角度加以分析)。
八、写作(50分)(共1小题)
要求:①补充题目,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