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8小题)

1、选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 . (qīn)今当涂掌事 B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xié)! C . (gèng)刮目相待。 D . (suì)拜蒙母。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 . 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 . 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 . 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语调是不同的。
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卿今涂掌事          但涉猎 B . 蒙辞军中多务        自为大有所益 C . 往事耳              大兄何事之晚乎 D . 与蒙论议,惊        兄何见事之晚乎
4、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 卿言多务,孰若孤 C . 士别三日,既更刮目相待 D .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5、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 . 自以为/大有所益 D .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6、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 .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 .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 .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为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 蒙辞以军中多 B . 卿今者才略 C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 .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8、下列各句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这人(渔人)一件一件给他们详细讲述自己所知道的外界事情。(大家)都感叹不已。 B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译文:但是突然听到帷幕里醒木一拍。 C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D .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吕蒙说:“离别三天后,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我,您怎么发现得这么晚呢!”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6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3)假如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100字)

三、文言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蒙辞军中多务      

②及鲁肃寻阳      

③然今汝者      

④力改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3)【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

(4)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看,又有何不同?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并归纳层意。

(2)翻译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演化成怎样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比喻什么?

(4)古人还有一句俗话,叫“三天不读书,语言也无休”。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孙权劝学(略)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恐已矣。      

②盲臣敢戏君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尔

(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4)关于学习、读书的名言有很多,你能写出两句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