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诗歌鉴赏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诗歌鉴赏(共25小题)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南宋)杨万里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

【注】①诚斋:作者的书斋名。②元:即“原”。

(1)“鸦青幕挂一团冰”一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      的特点。
(2)此诗后两句富有情趣,请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这是一首送别诗,“望”字将离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写景气势宏伟。 B . 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 . 尾联承上作结:青春年少,当奋发有为,不会面临“歧路”而泣下沾巾。 D .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②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③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1)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            等景物,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氛围。
(2)苏轼以“孤鸿”自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4、古诗词鉴赏。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上下两阕,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的      ,下阕写梅花的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具体说说。
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分别解释加点的“涵虚”和“端居”的意思。
(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B . “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C . 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 D . 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行,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艺术成就。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2)“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枕”好不好?说说理由。
7、古诗阅读

南湖早春

唐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①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当时作者谪贬为江州司马。②返照:阳光倒影。③不道:不是说。

(1)“乱点碎红山杏发”一句中的“乱”字用的精妙,请简要赏析。
(2)同为白居易的早春游湖诗,与《钱塘湖春行》相比,《南湖早春》表达的情感复杂一些,既有      ,又多了      .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释】 雪:指梨花。

(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 江清月近人。

【注】①渚:江中的小沙洲。②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一个字是什么?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画面生动,意蕴深长。请用优美的语音进行描绘。
10、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定林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            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      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2)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解释词语“一任”“零落”的意思。
(2)这首诗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
1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落花

(唐)严恽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花下醉

(唐)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      时节的花朵,同时也都直接或间接写到了诗人      的行为。
(2)简析这两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①这首诗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②榆堤:即指汴河之堤,当时种满榆树。③俱东:指一起向东。俱,一起。

(1)赏析“飞花两岸照船红”这句诗中“飞”字的妙处。
(2)“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趣?
15、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2)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16、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各题。

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 , 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②百舌儿,一种专在春天鸣叫的鸟,黑身黄嘴。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所呈现的画面。
(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歌及你所了解的苏轼简析。
1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诗中“一何盛”“一何劲”分别写出了“风”和“松”的什么特点?
(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8、读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两种版本,完成各题。

(流传版)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敦煌版)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    你觉得“碧空”和“碧山”哪一个更符合诗句所反映的季节?为什么?
(2)从炼字的角度看,“孤帆远影”不如“孤帆远映”,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19、对《渡荆门送别》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 .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犹如一幅长江山水画。 B . 颔联两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态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 . 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写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D . 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浪漫的情怀。
2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水生

(唐)杜甫

其一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眼俱明!

其二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

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

【注】①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作《春水生》二首。②汝曹:你们,指水鸟。③禁当:阻挡、拦挡。

(1)诗题为“春水生”,这两首诗写出了春水什么特点?
(2)这两首诗都写春水,却体现了诗人完全不同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分别加以分析。
21、阅读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两种版本,完成小题。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流传版】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敦煌版】

(1)你觉得“碧空”和“碧山”哪一个更符合诗句所反映的季节?为什么?
(2)从炼字的角度看,“孤帆远影”不如“孤帆远映”,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2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选自《全唐诗》)

(1)“绕”与“覆”两词分别从“      ”和“      ”两个方面传达出夜荷的神韵。
(2)指出诗歌后两句的表现手法,分析其作用。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螺川早发

(明)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

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释】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②王猷定(yóu)(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③棹(zhào):船桨。④孤亭:这里指螺江。

(1)诗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
(2)“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
2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    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诗的题目是“赠从弟”,内容是歌咏松柏,作者有何用意?
2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统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诗歌鉴赏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