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8小题)

1、对课文《湖心亭看雪》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交代作者住西湖的特定时间与环境,暗含着对西湖雪景的痴情。 B . 第二段通过对天、山、云、水,上下浑然一白的白描手法和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一芥舟,两三粒舟中人的衬托,展示了雪中西湖的壮观。 C . 第二段可见作者痴 心观赏雪中西湖美景的独特感受。 D . 最后一段借舟子的话赞作者比客居者更痴情于西湖。
2、作者在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诗句中哪两句相似(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 酒逢知己千杯少。 C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 . 君向潇湘我
3、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zhān

jiè

chī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住西湖/拏一小舟 B . 是日定矣/有痴似相公者 C . 金陵人/日更定矣 D . 上下一/余强饮三大而别
5、《湖心亭看雪》选自《      》,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      ,字宗子,号      。著有《      》《      》等。本文是作者在明亡后追忆前尘往事而写的小品文。
6、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余一小舟       拏:      

毳衣炉火       拥:      

③雾凇沆砀         沆砀:      

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           更:      

7、下面句子中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 .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8、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            
(3)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例如:“            ”,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            ”,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            ”,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请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为了弘扬千年蜀道文化,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第七届蜀道文化旅游节于5月18日在剑门蜀道·剑门景区开幕。

材料二:广元是从成都到西安这条古蜀道上的璀璨明珠,从建县至今有2 300多年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它是中国古栈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是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又是武则天的家乡,也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川陕苏区主战场。它的文化主要集中在剑门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抗金抗元文化、特色女性文化、红色文化和川北民俗文化等方面。

(1)学校开展以“弘扬千年蜀道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仿照示例为此次活动方案补充两个活动内容。

活动主题:弘扬千年蜀道文化

活动内容:              

示例:画说蜀道文化

(2)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蜀道文化,第四中学拟邀请本地民俗专家李先生本周星期五下午3点到学校为全体学生做讲座。假如学校委派你前去邀请,你会如何说?

三、文言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文中是怎样写西湖雪景的?
(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哪句话相互映衬?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 , 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 , 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 , 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②夕岚:傍晚的山光。③勒:抑制。④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⑤石篑:一个人的号。⑥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⑦张功甫:人名。⑧恋:迷住。⑨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⑩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

(1)给划线字注音。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歌为风      

②始其浓媚      

③艳极矣      

④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②月景尤不可言。

(4)文中描写西湖春景、月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5)从文中找一个句子,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6)本文最后一句话中“此乐”是什么意思?“俗士”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用这句话结尾?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湖中人鸟声俱      

②余饮三大白而别      

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下列句子中“一”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2)
A . 上下 B . 余拏小舟 C . 童子烧酒 D . 湖心亭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文中写景的句子有哪些?作者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所展现的景色。
(6)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6)
A . 一个“痴”字,表现了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 . 文章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 . 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D . 文章委婉地传达出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