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九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要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去( )
A . 北京市
B . 陕西省
C . 云南省
D . 浙江省
2、2014年,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稻之道》摄制组一行来到浙江某遗址博物馆进行耕作文化内容拍摄,请问该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3、下列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秦朝
D . 汉朝
4、2006年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被列为2007年第30届遗产大会上我国的申遗项目,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战国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造型奇特,花纹秀丽成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的是( )
A . 司母戊鼎
B . 四羊方尊
C . 三星堆青铜树
D . 三星堆青铜立人
6、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主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宋襄公
D . 楚庄王
7、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关系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在古代史上,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
A . 灵渠
B . 都江堰
C . 白渠
D . 大运河
8、“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
A . 编磬
B . 鼓
C . 瑟
D . 编钟
9、《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 . 道德教化
B . 因材施教
C . 为政以德
D . 有教无类
10、“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测定出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是我国历法的重大成就。人们最早可以用到24个节气是( )
A . 商朝
B . 春秋时期
C . 战国时期
D . 秦汉时期
11、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如果你想了解曹操,应查阅的历史时期是( )
A . 三国
B . 魏晋
C . 东汉
D . 西汉
12、“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三首诗赞扬了同一位历史人物,这个人物是( )
A . 汉武帝
B . 霍去病
C . 张骞
D . 王昭君
13、
请根据下图中节目主持人的提示回答,所说的历史人物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文帝
C . 汉景帝
D . 汉武帝
14、建立北魏政权并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是( )
A . 匈奴族
B . 鲜卑族
C . 氐族
D . 羌族
15、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每天坚持锻炼,其所表现出来的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晨练的人为之叹服。创编这套体操的古代医家是( )
A . 扁鹊
B . 张仲景
C . 华佗
D . 孙思邈
16、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联系,那时,台湾被称为( )
A . 夷洲
B . 琉球
C . 流求
D . 澎湖
17、“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国古代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A . 汉武帝
B . 班超
C . 张骞
D . 甘英
18、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A . 张仲景
B . 华佗
C . 贾思勰
D . 郦道元
19、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是( )
A . 王羲之
B . 祖冲之
C . 贾思勰
D . 顾恺之
20、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 )
A . 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B . 西起长安,东到辽东
C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 . 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二、主观题(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1)请根据材料填写三国的名称
A ;B ;C 。
(2)请写出两个与这一时期历史有关的历史典故。
2、仔细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此图表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除了这个原因外,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3)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1)诗中提到的孝文皇帝是哪朝人?他进行改革的历史大背景是什么?
(2)诗中提到了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
(3)这次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公元前356年的一天,秦孝公召集商鞅等大臣讨论富国强兵之策。请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此历史情境的小短文。要求:
(1)题目自拟。
(2)文中需包含商鞅变法的措施以及历史作用,指出其中哪一项变法措施触动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并发表你对改革者最后结局的一点感想。
(3)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1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