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诗歌鉴赏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诗歌鉴赏(共8小题)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

(宋)苏轼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

【注】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③搜句:作诗。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七州。

(1)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个意思的一句是      
(2)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凝视诗歌的形式,仿照示例,从划线的诗句中选择一处,品味诗歌分行的意味。

示例:分行让“门”字凸显出来,吸引读者凝视这个字,让读者产生种种联想,丰富了诗歌的意蕴。这道“门”仿佛一副枷锁,而“门”字中间的空白又像是广阔的天空,鸟儿在笼子里一定久久地注视过它,眼中满是向往与绝望。

鸟笼

非马

打开

鸟笼的

让鸟飞

把自由

还给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

3、依据这组诗的某个共同点,分别阐述你对这三首诗的理解。

枕石

高攀龙

心同流水净,

身与白云轻。

寂寂深山幕,

微闻钟磬声。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西溪独泛

(唐)皎然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入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

【注】①素:不加装饰的船。②唯应:只有。

(1)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      的氛围。
(2)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行别弟

(唐)韦承庆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卢溪别人

(唐)王昌龄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注】①此诗为作者流放岭南与弟相别之作。

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诗题中提到“喜而作歌”,通读全诗,你认为诗人为何而喜?

南阳道中田禾大稔喜而作歌

(明)张元忭

谷亭渡口麦初熟,绿野黄云绕茅屋。

筑场老子酒半醺,眼前颗粒皆珠玉。

刀剑家家尽买牛,灯火村村可投宿。

农夫勤动亦可怜,行人莫骋骅蹓足

(选自《张元忭集》)

【注】①稔(rěn):谷物成熟。②张元忭:绍兴府山阴县人,张岱曾祖父,③骅蹓足:种,骏马名;蹓(liù),慢慢走,散步。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奉诚园闻笛

(唐)窦卑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次韵刚父即事绝句

(元)赵孟頫

溪头月色白如沙,近水楼台一万家。

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

【注】①奉诚园:原始唐代名将马燧的园苑,马氏因功高盖主,遭德宗猜忌。②西园:系汉末建安诗人宴游之所。③山阳笛:“山阳”为魏晋之际竹林七贤旧游之地。七贤中的嵇康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重过其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乐,作《思旧赋》。④赵孟頫:湖州人,宋王室后裔。

笛声中有故事,笛声中有情感,请结合典故分别赏析两首诗歌的情感。

【知识卡片】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丰。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牧童词

(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细雨,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牧童

(唐)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见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两位诗人向往的生活一样吗?结合牧童形象作出分析。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9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诗歌鉴赏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