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常熟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9小题)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 )
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
观察《战国形势图)),图中B处是( )




下图所示邮票纪念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他的著作是( )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请回答: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材料一: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请回答:
三、判断题 (共1小题)
读下列图片信息判断:商朝时期,因书写材料不同而形成了甲骨文和金文两种文字。( )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