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苏州高新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2、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 )

A . 王位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行省制 D . 中央集权制
3、高新区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人 D . 大汶口人
4、据新华社消息,乙未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2015年4月5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

A . 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 . 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 . 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 . 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5、

下图中的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时期)兴替呈现正确的是(     )

①夏→商  ②西周→东周  ③战国→春秋  ④商→东周  ⑤商→西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⑤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7、《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

A . 耜耕 B . 牛耕 C . 耧车 D . 机耕
8、近日,电视剧《芈月传》在卫视热映,该剧的开篇便提到了在秦国发生的一场变革——商鞅变法。据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这突出地说明,商鞅变法(     )

A . 没有改变土地制度 B . 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C . 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D . 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9、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刘爸爸问小刘:“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

A . 甲骨文、隶书 B . 甲骨文、金文 C . 金文、篆书 D . 金文、隶书
10、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这些思想主张出自于(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墨家 D . 法家
11、以下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连线,错误的是(     )

A . 庄子——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 . 墨子——儒家——“兼爱”、“非攻” C . 孟子——儒家——“仁政”治国   D . 孙武——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2、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

A . 加强思想控制 B . 加强经济管理 C . 加速国家统一 D . 巩固国家统一
1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

A . 陈胜、吴广 B . 项羽 C . 刘邦 D . 袁绍
14、

下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     )

A . 实行“削藩” B . 推行分封制 C . 颁布“推恩令” D . 设立太学
15、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取得河西走廊,并设置敦煌、张掖等郡县的皇帝是(     )

A . 秦始皇 B . 汉高祖 C . 汉武帝 D . 汉光武帝
16、“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有(     )

A . 南非 B . 河西走廊 C . 洛阳 D . 辽东
17、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 B . C . D .
18、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原因不包括(     )

A .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B .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C .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D . 南方各地陆续兴建了许多水利设施
19、“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

A . 管仲改革 B . 商鞅变法 C . 孝文帝改革 D . 忽必烈改革
20、小明在游历长江三峡之前,要了解古代长江三峡的风貌。他应该查阅的著作是(     )

A . 《水经注》 B . 《齐民要术》 C . 《天工开物》 D . 《本草纲目》

二、材料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统一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

(3)据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

2、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的“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写出西汉政府设置的总管西域事务的官职名称。该官职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3、

秦汉时期,与少数民族交往频繁,对外交往活跃。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来又让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用来抵御匈奴。 ——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西汉初期,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单于为妻。——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材料四: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予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他说,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台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

(2)根据材料三,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当时的那个国家?西汉时期对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是谁?

(3)根据材料四,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价值或作用。

三、判断题(共1小题)

1、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

(1)
A . 正确 B . 错误
(2)把“夏桀、商纣、周武王”归为一类的标准是三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

(2)
A . 正确 B . 错误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

(3)
A . 正确 B . 错误
(4)东汉蔡伦发明的纸,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

(4)
A . 正确 B . 错误
(5)如今古代丝绸之路这条中西陆上要道的特色旅游十分火爆,自东向西的第一站我们可以游览的名胜古迹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

(5)
A . 正确 B . 错误
(6)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称帝,改国号为魏。(  )

(6)
A . 正确 B . 错误

四、填空题(共1小题)

1、根据提示,写出正确的答案。

(1)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      ,战国争霸战争中最终胜出的诸侯国是      国。

(2)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修筑了闻名中外的      

(3)《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      》,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苏苏州高新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