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2课《虽有嘉肴》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9小题)

1、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内容。

①《虽有嘉肴》选自《      》,《礼记》是儒家著作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      编纂的。

②儒家经典著作是“四书”“五经”。“四书”是《      》《      》《      》《      》。“五经”是《      》《      》《      》《      》《      》。

③《虽有嘉肴》中的成语是“      ”,《大道之行也》中有两个成语,它们分别是“      ”和“      ”。

④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      

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3、回顾《虽有嘉肴》,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让你把这篇文章压缩为一句话,你会保留哪句话?为什么?
(2)课文结尾引用《兑命》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4、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学半

5、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yáo)             自(qiǎng)        男有(fēn) B . 学半(xiào)          寡孤独(guān)     讲信修(mù) C . 幼有所(cháng)       命(yuè)          选贤能(jǔ) D . 天下公(wéi)         讲信修(mù)       货其弃于地也(è)
6、下面划线字的意义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有嘉肴       即使 B . 不独其子     扶养 C . 选贤能      同“举”,推选 D . 教学相      增长
7、下面句子中的“其”字与“不知其旨也”一句中的“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故人不独亲其亲 B . 货恶其弃于地也 C . 其此之谓乎? D . 以其境过清。
8、下面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地吸引住了。 B . 初次见面时,还只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太多的话题,因而谈得很少。 C . 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是否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关键在于是否通过生活现象地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D . 未来战争必将是海、陆、空、电、网一体化的新型战争,而在这神秘的战场空间,国家意志将充分得到体现。
9、下列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知其 B . 虽有嘉肴 C . 教然后知 D . 讲信

二、翻译(共1小题)

1、解释下列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三、文言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文言文《赵广拒画》,回答问题。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注释】①李伯时:宋代名画家。小史:书童。②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贼:这里指金兵。

(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1)
A . 作马(擅长) B . 能乱真(表数量) C . 使所掳妇人(绘画) D . 而广平生用左手(其实)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4)文中赵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再列举出一位与他相类似的历史人物,并用一句话简述其事迹。
2、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全文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明理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虽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      

③故曰:教学相      

④非问无以广      

⑤明理矣,而不达于事      

(2)用“/”为下列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教 然 后 知 困

②君 子 之 学 必 好 问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学学半。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论述了①      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②      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

【甲】文:③      

【乙】文:④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选自《礼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选自《学记》)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选自《曲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学而能      

②其次务      

③玉不 , 不成器      

④人有礼则      

(2)《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      (原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③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4)熟读《曲礼》中的选文,结合实际浅谈你对礼的见解。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2课《虽有嘉肴》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