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6课《恐龙无处不有》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10小题)

1、《恐龙无处不在》②③④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两条(   )。

A . 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      B . 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大火山同时喷发造成恐龙灭绝撞击说火山说。  C . 大劫难      D . 大灭绝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褶皱    潮汐      遗骸 B . 劫难    陨石      追溯 C . 流逝    褶皱      陨石 D . 遗骸    劫难      天依无缝
3、《恐龙无处不在》第四自然段举了青蛙、蟾蜍的例子,原因是(    )。

A . 作者熟悉青蛙、蟾蜍。 B . 作者喜欢青蛙、蟾蜍。 C . 是我们熟悉的两栖动物,有代表性,简明易懂。 D . 作者举不出别的例子。
4、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

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都是不解之谜。  

A . 举例子 B . 排比      C . 打比方    D . 作诠释
5、加线多音字拼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 天衣无féng B . 隙fèng C . 缝缝补补féng D . 衣服féng
6、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括号里边内容的作用(    )。

A . 补充说明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更令人信服。 B . 是一种假设。 C . 说明作者善于想象。 D . 多此一举,没有必要。
7、下列对加线词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A . 表推测。 B . 因为年代久远,只能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不能用确切的语气。 C . 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D . 可有可无,可以去掉。
8、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 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 .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 .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
9、“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该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

A . 打比方 B . 夸张 C . 举例子 D . 作诠释
10、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所有陆地_____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②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_____对6 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

③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_____使这种变化加快。

④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_____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A . 似乎    常常    可      肯定 B . 似乎    一直    可      应该 C . 几乎    常常    可能    应该 D . 几乎    一直    可能    肯定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下图是四幅恐龙的图片,前上两幅是化石,下两图是复原图,请结合图片探讨以下问题。

(1)科学需要大胆的想象,请你根据图片内容和你所了解的信息,描述一下恐龙生活时代的一个场景。(50――80字)
(2)关于恐龙的灭绝有很多种假设和推理,除课文提到的以外,请你也提出一种假设,探讨一下恐龙在地球上灭绝的原因。
(3)请根据你的了解列出几种恐龙的类型。
(4)目前有一些恐龙化石被不法分子偷运出境,请你为保护恐龙化石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1)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2)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3)文中“撞击说”和“火山说”,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他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1)“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2)“板块构造”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泛大陆?
(4)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5)“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那时指什么?
(6)试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②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6课《恐龙无处不有》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