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2课《出师表》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例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二、填空题(共4小题)
①诚宜开张圣听(古: ;今: )
②引喻失义(古: ;今: )
③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 ;今: )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古: ;今: )
⑤由是感激(古: ;今: )
⑥临表涕零(古: ;今: )
⑦臣本布衣(古: ;今: )
⑧当奖率三军(古: ;今: )
《出师表》着重回顾了刘备 和 这两件大事,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在《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 、 、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 条。
《出师表》的作者是 。他是三国时代著名的 家、 家。表是 的名称,是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 。陆游在《书愤》中盛赞说:“ 。”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山峦,李煜的愁情汇成了滔滔的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 , 。真是“眼中景即心中情”啊。
三、文言文阅读(共3小题)
诫子书
夫①君子之行②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④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⑤则不能励精⑥ , 险躁⑦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⑧ ,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夫:发语词。②行:指操守、品德。③澹泊:同“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④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力。⑤淫慢:指过度地享乐。淫,过度。慢,怠惰。⑥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⑦险躁:这里指暴躁,与上文的“宁静”相对而言。⑧接世:接触社会。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 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①躬耕于南阳
②夙夜忧叹
③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
【注释】①先主:指刘备。②曹公:指曹操。③孟起:马超的字。④益德:张飞的字。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