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C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D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非学无以广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        

⑤年与时              

3、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      ;今义:      

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      ;今义:      

③淫则不能励精   古义:      ;今义: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在《诫子书》中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6、《诫子书》中有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句话。

二、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并解释。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非学无以广才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3)请摘录一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喜欢的理由。
(4)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      、不能      。(用原文词语填空)
2、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诚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周公诫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险躁则不能      

②子无鲁国骄士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3)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同学们在“家风是什么”的活动中搜集了以下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推出了“家风是什么”的系列报道。篮球明星姚明说,小时候曾因撒谎被家人揍过,他对家风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家风好代表这家人的人品好。我们家的家风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文化,与人为善。”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作风。

材料二:三国时期就有《家训》,南北朝时期有《颜氏家训》,清代有《曾国藩家书》,现代有《傅雷家书》,家风已成为中国家庭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材料三: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最受重视的三大传统家风是: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和待人忠厚。而最受推崇的新家风依次是:不啃老不坑爹、民主平等、互相体谅等。

以下是调查结果:

内容

比率

原因

推崇传统家风

71.2%

它是传统文化的传承

推崇新家风

23.0%

它具有时代特点

不好说

5.8%


(1)请根据以上材料说说家风是什么。
(2)假如你是“家风是什么”的小记者,前去采访姚明。请你设计一个采访方案。
(3)阅读材料三,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