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 . 思而/不学则殆 C . 择其善者/而从之 D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不知而不(yùn,生气,恼怒) B . 思而不学则(dài,懈怠) C . 吾日三吾身(xǐng,反省,检查自己) D . 而知新(gù,学过的知识)
3、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的是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的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 .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C . 《论语》中有很多章节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D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圣人认为古稀之年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道德修养将达到最高境界。
4、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时习之        温故知新 B . 善者而从之    恕乎 C . 可以为矣        出不利 D . 人不而不愠      温故而
5、诵读古诗文要用心揣摩句子不同语气,下面一组句子语气不同的一句是(    )
A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 .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阅读《〈论语〉十则》,说说下面的话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

A学习方法    B.学习态度    C.思想修养

①学而时习之。      

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温故而知新。      

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学而不厌。      

⑦诲人不倦。      

二、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1)
A . 匹夫不可/夺志也? B . 择其/善者/而从之。 C . 学而不思/则罔。 D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博学而志(        )      ②疏食饮水(        )

不习乎(        )          ④匹夫不可夺志也(       )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解释从上面几则语录中提炼出来的两个成语。

①择善而从:          ②三省吾身:      

(5)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吾三省吾身          

②思而不学则          

(2)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位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请从文中写出2个沿用至今的成语。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与交流有怎样的态度呢?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