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

1、与原文《孟子二章》中的句子不一致的句子是(    )
A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 . 寡助之至,天下顺之。多助之至,亲戚畔之。
2、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指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 B . 在三者的比较中,强调“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的因素。 C . 点明了本文的主题思想,明示了本文写作的目的。 D . 在结构上总领全文。二,三两段和它是总分关系;第四段和它成递进关系。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女子嫁也

A . 谓大丈夫 B . 妾妇道也 C . 与民由 D . 舜发于畎亩
4、下列四组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 . 心,衡于虑,而后作      百里奚举 B . 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相与步中庭 C . 孙叔敖举海                贤材人远矣 D . 色,发于声,而后喻      其一犬坐
5、理解课文,完成填空。
(1)《富贵不能淫》一文探讨的是“      ”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因为他们具有“      ”的威力。而孟子则针锋相对,首先用一个反问句“      ”否定景春的观点;紧接着用“      ”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的本质;接下来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第一,“      ”。第二,“      ”。第三,“      ”。这三条都做到了,才有资格叫大丈夫。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      ,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      ”。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      
6、填空                                                                  
(1)孟子,名            (朝代)时期思想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      的著作,共七篇。
(2)《富贵不能淫》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谈“死于安乐”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一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的句子是“      。”
7、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丈夫之

二、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②困于心,于虑      

③必先其心志      

(2)用现代汉语翻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4)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文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妾妇之      

焉得为大丈夫乎      

天下之广居      

④无夫子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 孙 衍、张 仪 岂 不 诚 大 丈 夫 哉

(3)孟子否定景春的话的理由是什么?
(4)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5)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6)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