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22团中学2018---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一文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 . 《植树的牧羊人》釆用第一人称叙事,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所思所想,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 C . 安徒生在《皇帝的新装》这篇神话中成功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绘出一幅骗者行骗、被骗者自欺欺人甘心被骗的群丑图。 D . 梁实秋在《鸟》一文中主要通过写自己爱鸟,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牵挂,寄托了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2、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爬(pān)      立(sǒng)     抖(zhàn) B . 壁(qiào)     出(tū)       热(mèn) C . 次(lǚ)       崖(xuán)     峋(lén) D . (jiè)      回(yū)       安(wèi)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衰求   蓬乱   灌木   活泼勇敢 B . 晕倒   抵达   峭璧   高不可攀 C . 凝视   嘲笑   晕倒   暮色四合 D . 疲乏   慢长   冒险   前途茫茫
4、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演唱会太精彩了,变化的背景、华美的服饰令人头晕目眩 B .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小山道上,心惊肉跳 , 尽量往里靠。 C . 一遇到困难、挫折就灰心丧气 , 从来不是我们的最好选择。 D . 尽管我们举手投足都那么小心翼翼 , 但还是惊动了正在弹琴的蟋蟀。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荷叶铺满了河面,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B .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C . 在这些词中,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D . 从底部杂乱的岩石到顶部草皮的边缘,只有大约60英尺左右,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人称“卧龙”。《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B . 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C . 远古人民对自然界许多现象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就想象出各种解释,由此便产生了神话。 D .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杰出的诗人,我们所知道的刘禹锡、李商隐、陆游、谭嗣同就都是唐宋时期著名的诗人。

二、名著导读(共1小题)

1、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

(1)请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

(1)
A . 《绿色蝈蝈》选自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所作的《昆虫的故事》。 B .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所作,我们还熟悉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蚊子和狮子》。 C . 散文诗《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组织一 批文人编写的。
(2)课外阅读,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是非常好的。下面就本学期要读的名著(《伊索寓言》、《繁星·春水》)任选一篇,完成读书笔记卡。

书名:                          作者:                  
这部书主要内容:                                                                                                    
                                                                                                                           
                                                                                                                          
我最喜欢的诗句(故事)                                                                                         
喜欢的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于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选文选自《           》作者                      朝人。

(2)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3)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陈太丘与友行。(        )      ②尊君在(    )            
③相而去。(         )        ④元方入门不(    )

(4)翻译下列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辨析下列词语含义。请依次写下来
君、尊君、家君

(6)这个小故事一共写了几个人?分别归纳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

(7)首句“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对下文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

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冰湖

陈彦斌

    ①“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来:“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②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来,扔进舱里。

    ③“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来,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⑤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桨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来,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⑩“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上。他凶狠地骂了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⑪“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⑫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

(1)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父子俩遛网打鱼——①      ——砸冰行船——②      ——看到希望

(2)试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3)第⑪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

(4)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五、默写(共1小题)

1、默写。   
(1)《观沧海》中表现作者伟大胸襟的句子是: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正是江南好风景,      
(4)《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新事物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诗句是:            

六、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观沧海》 ,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七、写作题(共1小题)

1、“有些错误,生活从不赐予我们改过的机会,可能会从此留下深深的追悔。在你与父母亲或亲人相处时,有没有让你至今想来仍有些后悔的事?

以《                   ,请原谅我》为题写作,字数不少于500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22团中学2018---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