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5活跃的学术思想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 . 以“德”教化人 B . 有教无类 C . 因材施教 D . 当仁不让于师
2、在中华传统美德里,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就是“仁”。提出“仁”的学说的思想家是 ( )

A . 孔子 B . 老子 C . 墨子 D . 韩非子
3、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下列历史事件,对推动这场社会大变革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A . 诸侯争霸 B . 百家争鸣 C . 焚书坑儒 D . 商鞅变法
4、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是(   )

A . 儒家 B . 法家 C . 墨家 D . 兵家
5、中央电视台有一档大众喜爱的栏目——《今日说法》。假如这一栏目开设在古代中国,你认为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位人物主张开设的(     )

A . 韩非 B . 祖冲之 C . 孔子 D . 董仲舒
6、你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

A . 儒家思想 B . 道家思想 C . 墨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7、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解。主张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古代思想家是 (    )

A . 老子 B . 孟子 C . 墨子 D . 韩非
8、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倡导“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60年前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运用这一思想很好地处理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该思想家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孙子 D . 韩非子
9、李小明同学在扮演孔子时所说的台词可能是( )

A . “兼爱、非攻” B . “以柔克刚” C . “无为而治” D . “仁者爱人”
10、下列关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出土于殷墟,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B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C .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D . 这种文字被大量刻在商朝的青铜器上
11、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

A . 儒家思想 B . 道家思想 C . 墨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12、“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品质。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之相似(    )

A . 孔子 B . 老子          C . 韩非子 D . 庄子
13、“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指(    )

A . 众多豪门望族 B . 众多思想流派 C . 众多地方政权 D . 众多文学形式
14、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在战国时期主张法制的思想家是(    )

A . 孔子 B . 老子 C . 墨子 D . 韩非子
15、历史活动课上,李明同学在扮演孔子时所说的台词应该是(    )

A . “人们互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 B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16、假如以下几人同时向秦始皇陈述自己的主张,谁的主张最有可能被采纳( )

A . B . C . D .
17、某七年级同学考试考砸了,爷爷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爷爷的主张与下列哪一学派的主张相似( )

A . 儒家 B . 法家 C . 道家 D . 墨家
18、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的代表人物是(    )

A . 孙武 B . 孙膑 C . 墨子 D . 韩非子
19、刘德华在电影《墨攻》中扮演了一位墨家的学者,组织了对赵国进攻的反抗,下面符合他的观点的是(     )

A . 主张民贵君轻 B . 反对掠夺战争 C . 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D . 主张政治改革
20、“失败是成功之母”体现的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     )

A . 道家 B . 儒家 C . 兵家 D . 法家
21、“半部《论语》治天下”(下图),这表明哪家思想被我国封建统治者大力推崇(     )

A . 儒家思想 B . 墨家思想 C . 道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22、刘德华在电影《墨攻》中扮演了一位墨家的学者,组织了对赵国进攻的反抗,以下哪点是符合他的观点的(     )

A . 主张民贵君轻 B . 兼爱、非攻,反对掠夺战争 C . 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D . 主张政治改革
2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相符(     )

A . 道家 B . 墨家 C . 法家 D . 儒家
24、战国时期,一位农夫宁愿背水也不愿用辘轳汲水,认为一切试图征服自然的行为和所谓的革新都属于“机巧”,而“机巧”会使人心堕落,对此,持赞赏态度的可能是(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墨家 D . 法家
25、山东省的曲阜每年都要迎接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因为这里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故里,这位人物是(    )

A . 老子 B . 孟子 C . 孔子 D . 墨子

二、列举题。(共1小题)

1、列举出百家争鸣时期三个学派及思想主张。

三、材料题。(共9小题)

1、2011年1月11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许多海内外华人在雕像前虔诚地祭拜着“一代圣贤”孔子。2000多年前他是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了东亚人,现在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重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梁启超《世界伟人》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援引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2)你认为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否实现?为什么?

(3)结合材料二,谈谈孔子在教育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请列举一例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名言。

(4)材料三中梁启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概括指出其评价的主要依据。

2、虽然和平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但我们仍然面临着战争以及恐怖袭击带来的创伤。西方很多人为了解决现今的困局,主张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教育世人。古为今用,这是我们传承历史的一种方法。

(1)先秦有个学派主张要有“仁爱”之心,当官的要爱护老百姓。请问这个学派是?举出这个学派的两个代表人物。

(2)假如你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你主张世界上的人要相互关爱,反对非正义战争,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那你觉得“诸子百家“中哪个思想家跟你志同道合?请你概括一下他的思想主张。

3、泱泱中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是什么?主要记述了哪一历史时期的史事?

(3)该著作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这是谁说的话?

(2)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

(3)这三句话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韩非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找出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3)据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后来秦始皇依据他的理论首创的一套政治制度是什么?

6、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其中有请为下列人物图片找出他们各自的介绍语,(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到横线上)

A、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

B、东汉末年医学家,曾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C、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经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

图1是      图2是      图3是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为我国与世界的法制化进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图一石柱上面记叙了哪部古代法典的内容?图二人物的思想主张为我国古代哪位皇帝最为推崇与采纳?

(2)材料二中,片段一中拿破仑的“火种”喻指什么?片段二内容出自哪部法律文献?

(3)材料三中,片段三中的“该法”指什么?依据片段四归纳我国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中外法制化进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8、材料一:

姓名

派别

代表作

庄子

         

         

韩非子

         

         

墨子

         

         

材料二: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孔子

(1)将材料一中空白部分填写完整。

(2)材料二中思想家的哪一句话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

(3)在春秋战国之际,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出现了学术繁荣的局面,请问这一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9、活动探究:感悟“诸子百家”。

背景资料: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步骤一:在历史活动课中,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栏目主持人,有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四人前来应聘。

步骤二: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班级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意见不一。

生活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卫生委员:“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班长:“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1)根据提供的栏目名称,你会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持栏目吗?(只填序号)

A:《法制在线》 B:《关爱民生》 C:《人与自然》 D:《和平使者》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2)上述材料中,三人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的三家学派的观点,请你分别指出他们运用的是哪家学说。

生活委员:      

卫生委员:      

班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5活跃的学术思想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