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差半车麦秸课时训练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6小题)

1、下面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 喃(nán)     蹿出(cuàn)     (xǐnɡ)     喷(tì) B . 骂(màn)     媚(xiàn)     (shì)      霹(lì) C . (jùn)     气(yē)       忌(huì)    哽(yē) D . 碎(niǎn)    着(qín)      坷(lā)     瘫(huà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麦秸      膨胀      绰号      厮毁 B . 茶盅      膏药      挂彩      糟蹋 C . 抱怨      分泌      饱嗝      战栗 D . 颤抖      庄稼      铁轨      济事
3、下列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约莫离敌人住的村庄有三、四里远的光景,我们在一座小坟园里停下了。 B . “喂,你撒谎,”我小声叫道,“我听见你的心跳啦!” C . “怎么不懂呢?”他点点头,“我不是不够数儿啊!” D . “给小狗子做尿布了。”他仿佛毫不在意地答道。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①他的脖子后面插着一把旧镰刀,腰里插着一根小烟袋,头上戴着一顶古铜色的破毡帽。      

②“大家都这样叫我。”“哑巴”的脸红了起来,“这是吹糖人的王二麻子给我起的外号。”      

③吃毕饭,他又擤了一把鼻涕在鞋尖上,打了一个饱嗝,用右手食指甲往牙上一刮,刮下来一片葱叶子,又一弹,葱叶子同牙花子从一个同志的头上飞了过去。      

④(他)从地里捏起来一小块坷垃,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坷垃捻碎,细细地看了一看,拿近鼻尖闻闻,再放一点到舌头尖上品品滋味。      

5、课文《差半车麦秸》中作者既写了人物的善良、质朴,又写了人物的一些旧思想旧陋习,是否损害了人物形象?

6、综合性学习。

    由市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红歌会”赛歌活动将于2011年“十一”黄金周在市体育广场激情演绎。

(1)假如你是活动的热心参与者,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或给参赛选手发送一条鼓劲助威的短信。(每条不超过20字)

答:      

(2)你班上将举办“唱红歌”动员会,如果你是主持人,请说一段简短的开场白。

答:      

二、类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军号声声

    ①“军号一响,那士气就鼓起来了,战士们就往前猛冲。在冲锋号的鼓动下,不久就冲上了阵地,消灭了敌人,我军胜利了。”我刚到村口,就被这位满面红光的老人充满激情的话语吸引了过去,他有八十多岁的样子,站立都不稳,可话语声还很洪亮。周围那几位和他年纪相仿的老人,都很麻木的样子,任他自言自语,谁也没有接这个话茬。

    ②我们全家搬走这么多年后,我突然生出回来看看的念头,没想到在村口遇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他,他对那把铜号还是那么有感情。

    ③小时候,我对这把铜号是很羡慕的。不能亲手摸一摸、仔细看一看,总感到很遗憾。

    ④他的这把铜号,其实是有破损的,喇叭口处残缺一块,从这个地方向里还有一道裂纹。他每天都悉心呵护着,用一块纱布仔细擦拭,特别是到破损处时,会格外轻。

    ⑤擦完后,他就把铜号横过来,在眼前轻轻转动着,转完一圈,看擦得行了,就抬起头来,郑重地用右手握起来,举到眼前,右眼对铜号嘴儿认真看去,然后挪到左眼前,右眼眯起来,用左眼看一会儿,然后才慢慢放到自己嘴唇前。我们以为他就要吹响这把铜号了,可他总是让铜号和嘴唇似接触又不接触的,最终也没有吹响。

    ⑥我们都很失望,几乎异口同声地发出失望的长叹:“唉——”

    ⑦这时,他才会转过头来,看我们一眼:“怎么,想看看?”

    ⑧我们凑上前去。他把铜号在我们眼前晃了晃,然后陷入沉思,轻轻地说:“我的战友正吹着冲锋号,敌人的炮弹就打过来。”停一停,喉结滚动了几下,又接着说:“他就牺牲了,铜号也炸成了这个样子。”他轻轻地抚摸着,眼中有些光亮闪动着。他神情怔怔的。“战友牺牲后,这把号就再也没有吹响过,但其实它是整天响着的。”说到这里,他会把铜号的喇叭口放在耳朵边,认真倾听。不一会儿,左脚就开始一点一点的,好似铜号真的响了,他是在配合着那节奏似的。过了半天,他把那已经破损的喇叭口伸向我们:“你们听,声音真响亮。”

    ⑨我第一个凑上前去,歪着头,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铜号,仔细地听着。除了风偶尔滑入号管发出一丝嗡嗡声外,其余什么也听不到。

    ⑩他生气地把手一挥:“去去去,不中用的小毛孩子!”

    ⑪我发现,周围几位老人对他的说法也都不认同。甚至说他脑子在战场上被震伤了,留下了毛病。

    ⑫想不到,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对铜号依旧这么痴情。我看到破损之处的断茬显得更黑了,有些地方析出细密的小米粒大小的绿色斑点,裂缝的颜色也显得更深了,其余的地方一如既往地锃亮放光。看来这些年他一直没有停止过认真地擦拭维护。

    ⑬他见我这么认真地看着,浑浊的眼中似有火苗跳动了一下。“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我庄重的神情,引起了周围几位老人的注意。

    ⑭他也神情一振,脸上有了笑意,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过来,让铜号的喇叭口对着我,我赶紧歪歪头,凑过耳朵,认真地听着。另外几个老人围上前来,惊奇地问道:“真听到了?”

    ⑮我庄重地告诉他们:“是的,听到了。”

    ⑯那几位老人木然地看着我。

                                                                  (文/高军,有删改)

(1)联系全文思考标题“军号声声”的含义。

答:      

(2)从全文看,③~⑪段记叙的顺序是      ,其作用是      

(3)“我”小时候,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军号,却听不到军号声,而二十多年后,依然是这把军号,为什么能听到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4)第⑬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      

(5)比较下列两个句子,揣摩一下为什么选文第段采用B句。

A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军号声。

B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

答:      

(6)文章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写了老人与军号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周围几位老人的表现?

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差半车麦秸课时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