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第17课宋词四首课时训练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4小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lěi)    还(luō)    强(lǔ) B . (sè)    料(qiào)    舞(xiè) C . 巾(lún)   狼(bèi)     凝(yē) D . 狼居(xū)  陌(hàng)   公(jǐn)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经过一年或多年) B . 人生如梦,一还酹江月(酒杯) C . 三杯两盏淡酒,怎他晚来风急(对付,抵挡) D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摘(忍受)
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一个主张豪放,一个主张柔婉,虽然彼此带有一定的“水火不容”,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重词作本体的动机,可谓殊途同归。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提倡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他们的观点交相辉映 , 令人耳目一新

A . 水火不容 B . 殊途同归 C . 交相辉映 D . 耳目一新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 ③②⑥⑤①④ B . ④②①⑤⑥③ C . ②⑥⑤①④③ D . ③①⑤②⑥④

二、阅读鉴赏(共2小题)

1、阅读文本选段,完成小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两句有何作用?

(2)本词为什么要将“周郎”和“赤壁”并称?

(3)简要分析上片的写景。

(4)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消极成分,与全词豪壮的情调不合,你是怎么看的?

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注: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琬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欢唐琬,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琬不期而遇。此情此景,令陆游怅然久之,赋《钗头凤》一词。

(1)《钗头凤》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对词中“人空瘦”的“空”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三、表达交流(共2小题)

1、将“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们走来”一句话扩展成不少于50字的一段话。

2、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续写两句话,构成排比句,所填内容须是中国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诗言志”,诗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诗中闪耀着诗人思想情操的光芒。试问,屈原如果没有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怎能写出撼人心魄的《离骚》呢?                          ?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粤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第17课宋词四首课时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