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返校科学(化学部分)试卷(2月份)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今年6月5日是我国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践行绿色生活”是今年环境日的宣传主题.下列生活方式中,不符合“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

A . 用手帕代替纸巾 B . 将废弃的干电池扔入河道 C . 短途旅游时用自行车代替机动车 D . 垃圾分类后放入指定的垃圾箱
2、某学校食堂设计的一份营养餐食谱:米饭、鸡汤、红烧肉、清蒸鲫鱼,从膳食平衡的角度分析,还需添加(    )

A . 水煮虾 B . 蒸蛋 C . 面包 D . 炒青菜
3、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 氧化铁、铁锈、Fe3O4 B . 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 C . 纯碱、烧碱、Na2CO3 D . 硫酸铜晶体、胆矾、CuSO4•5H2O
4、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反应催化作用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最适pH为8 B . 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C . 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逐渐升高 D . 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把A,B,C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A,B表面有气泡产生,C无变化;把A加入B的硫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B.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 B>A>C B . A>B>C C . C>B>A D . A>C>B
6、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A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B

水银不小心洒在地上

可先用硫粉盖住过会再清理

C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

碱液泼在皮肤上

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7、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B

氢气

氯化氢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过量浓硫酸

C

锌粉

铁粉

加入适量氯化锌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氯化钾溶液

碳酸钾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8、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Zn→ZnCl2②Zn(OH)2→ZnCl2③ZnCO3→ZnCl2则(    )
A . 三种转换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 B . 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完成 C . 只有②发生了酸碱反应 D . 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

二、二.填空题(共2小题)

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2、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为测定铜铁合金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先称得两份质量均为m克的合金粉末,然后甲乙两名同学分别按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

甲同学方案:合金粉末 过滤,将得到固体洗涤、干燥、称量,称得质量为a克.

乙同学方案:合金粉末 过滤,将得到的固体洗涤、干燥、称量,称得质量为b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方案中,反应开始发生时的明显现象是      
(2)实验结束后,甲同学计算出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乙同学计算出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经过同学们讨论,一致认为      同学的计算结果是错误的,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整个反应只需要第一个反应发生,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以下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已知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可分解产生O2和H2O.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各仪器内盛放的物质分别为:A.稀硫酸;B.锌粒;C.3% H2O2溶液;D.MnO2;E.某溶液;F.某块状固体;G.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H.足量澄清石灰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反应开始后,若G中出现红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F中的块状固体可能是      
(3)分解反应发生在装置      中(填图中的字母).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五水共治”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绍兴市近几年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工业废水排污达标率100%,生活用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1)人畜的代谢废物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人体内肾单位的工作模型,最终排出人体外尿液的成分与图中      (选填序号)内的液体一致.

(2)尿液在马桶内若不及时冲洗,会形成污垢,人们常用“洁厕灵”清除,为了证明“洁厕灵”呈酸性,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证明

实验方案

酸性

方案一:取少量稀释液,加入金属锌

方案二:取少量稀释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方案三:取少量稀释液,加入碳酸钠溶液

①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②下列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选填序号).

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

B.用“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

2、已知NaHCO3在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NaHCO3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 ,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样品 测定生成CO2的质量.

(1)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      

(2)若把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      (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二:样品  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得质量为21.2克,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克;

②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

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克.

(3)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      
(4)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2NaHCO3 Na2CO3+H2O+CO2↑)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返校科学(化学部分)试卷(2月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