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台州市龙凤初中中考科学(化学部分)模拟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科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厨房里的下列操作,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洗青菜 B . 磨豆浆 C . 切黄瓜 D . 酿米酒
2、如图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倾倒液体 C . 量取液体 D . 检查气密性
3、下列词语或俗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 . “钻木取火”﹣﹣﹣﹣﹣﹣﹣﹣﹣﹣﹣ ﹣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B . “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C .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金刚石硬度大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号试管中的白磷都不能燃烧 B . 久置后,④、⑥号试管中的铁钉都不生锈 C . ②、③号试管控制的变量是氧气 D . ⑤、⑥号试管中铁钉都没有与氧气接触
5、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表,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物质与用途

B

     安全常识

N2性质稳定﹣﹣﹣填充食品袋防腐

乙醇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CO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假酒中毒﹣﹣﹣由甲烷引起

瓦斯爆炸﹣﹣﹣由天然气引起

假盐中毒﹣﹣﹣由黄曲霉素引起

C

元素与人体健康

D

日常生活经验

缺铁﹣﹣﹣易引起贫血

缺钙﹣﹣﹣易得佝楼病或骨质疏松

缺碘﹣﹣﹣易得甲状腺肿大

去除衣服上的油渍﹣﹣﹣用汽油洗涤

区别硬水与软水﹣﹣﹣用肥皂水检验

使煤燃烧更旺﹣﹣﹣把煤做成蜂窝状

A . A B . B C . C D . D
6、

如图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 . 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 . ④是一种阴离子 D . ②容易得到电子
7、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

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为Fe        ④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8、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

过滤

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D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9、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元素

Na

Mg

Si

P

C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原子半径(1010m)

1.86

1.60

1.43

1.10

1.02

0.994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1

+2

+4

﹣4

+5

﹣3

+7

﹣1

A . ⑤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2 B . ③处的数值介于1.10﹣1.43之间 C . 第三周期元素(Na﹣Cl)的最高正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 . 元素①的原子序数是13,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S
10、如图表示了初中化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圈Ⅰ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B . 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 . 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 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在H、C、O、Na、Fe、Cl几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下面相应横线上.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②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也做发酵粉的是      

2、如图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②      
(2)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用的装置是      (从A~E中选择),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
(3)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常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可用      装置除去.
3、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为      ,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A为      ,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图1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
(2)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其中      (填溶质)质量较大.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你解释原因:      
(4)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4)
A . 氢氧化钠 B . 氯化钠 C . 硝酸铵 D . 浓硫酸.
5、

氯化钠和氯化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物质,为了从中提取较纯的氯化镁和氯化钠,设计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步骤①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Ⅱ.步骤④⑤的顺序颠倒会引发的后果是      

Ⅲ.滤液乙中所含的溶质除氯化钠外还含有      

Ⅳ.写出步骤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Ⅴ.实验所得精盐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实验中产生新的NaCl的反应共有      个.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g   (O:16  Cl:35.5  K:39)

加热时间/min

0

t1

t2

t3

t4

固体质量/g

28.0

23.2

18.4

a

18.4

(1)表格中数值a为      g.

(2)共制得氧气      g.

(3)计算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浙江省台州市龙凤初中中考科学(化学部分)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