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简城镇城南九义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

1、洋葱的根尖细胞和蛙的小肠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叶绿体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细胞质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⑤ C . ①④⑤ D . ②④⑥
2、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阳光 ②松树 ③空气 ④细菌 ⑤金鱼 ⑥水 ⑦病毒 ⑧土壤 ⑨珊瑚虫 ⑩藻类.

A . ①③⑤⑦⑨ B . ②④⑥⑧ C . ②④⑤⑦⑨⑩ D . ①③⑥⑧
3、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 “草盛豆苗稀” C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 “雨露滋润禾苗壮”
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 候鸟的迁徙 D .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5、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 . 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 C . 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 . 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6、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用清水而用生理盐水,主要为了(  )

A . 分散细胞 B . 杀死细胞 C . 杀死细菌 D . 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7、到了冬天,杨树和柳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A . 杨树和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 . 松柏比杨柳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C . 松柏和杨柳进行着生存斗争 D . 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8、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玻片再转动物镜,物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污点在(  )

A . 目镜上 B . 载玻片上 C . 物镜上 D . 反光镜上
9、在低倍镜视野的左下方发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在换上高倍镜继续观察前,应将该细胞移向视野的正中央,此时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

A . 左下方 B . 左上方 C . 右下方 D . 右上方
10、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  )

A .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B . 按照生物的用途 C . 按照生物的数量 D . 按照生物的形态
11、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下列与“植物向光生长”现象具有相同特征的是(  )

A . 母鸡孵卵 B . 种子萌发成幼苗 C . 膝跳反射 D . 排出汗液和尿液
12、古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温度 B . 水分 C . 土壤 D . 海拔高度
13、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碳水化合物(糖类),根瘤菌供给植物氮素养料,它们之间的关系属于(  )

A . 竞争 B . 寄生 C . 共生 D . 捕食
1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应包括(  )

A . 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 . 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C . 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 D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15、如图为生态系统各个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A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B . B为消费者,它和C的关系为消费关系 C . C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D . 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16、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16个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2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A . 1个 B . 2个 C . 4个 D . 8个
1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象相比(  )

A . 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增多,视野更亮 B . 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增多,视野更暗 C . 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减少,视野更暗 D . 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减少,视野更亮
18、显微镜对光的正确顺序为(  )

①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②把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转换器,要用最低倍数物镜对准通光孔.

A . ④①②③ B . ③②④① C . ④②③① D . ③④①②
19、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4种生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经检测这4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种有机农药的情况如下,如果丙的数量增多,则下列正确的是(  )

生物体

有机农药浓度

0.05

7

0.51

68

A . 乙减少,甲、丁增多 B . 乙、甲减少,丁增多 C . 乙、丁增多,甲减少 D . 甲增多,乙、丁减少
20、红苋菜放在开水里煮过后,水的颜色变红,而放在冷水中则不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是(  )

A . 煮过后,细胞壁被破坏,红色物质渗出 B . 煮过后,细胞膜被破坏,红色物质渗出 C . 煮过后,细胞质被破坏,红色物质渗出 D . 叶绿素受热被破坏,改变了颜色
21、在北京奥运会上,淮安市射击运动员邱健为淮安夺得奥运历史首枚金牌,如图为奥运射击图标,在显微镜下看见的此图标应该是(  )

A . B . C . D .
22、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A . B . C . D .
23、

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 B . 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①发育而来 C . ⑥即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 D . 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⑥
24、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平展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    )
A . B . C . D .
25、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 )

A . 乙和丙数量增加 B . 丙和丁数量增加 C . 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 . 乙和丁数量增加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A . 正确 B . 错误
2、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A . 正确 B . 错误
3、所有细胞有具有细胞核.

A . 正确 B . 错误
4、动物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只能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A . 正确 B . 错误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A . 正确 B . 错误
6、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开展实验时不要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这样太麻烦.

A . 正确 B . 错误
7、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A . 正确 B . 错误
8、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生态系统彼此互不相关.

A . 正确 B . 错误
9、在使用显微镜中,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时,视野中亮度变暗,观察范围变小.

A . 正确 B . 错误
10、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标本时,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

看图回答

(1)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图.

(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                  

(3)植物细胞形态之所以比较规则,是因为有       , [E]中的液体叫       , 里面溶解着许多物质,西瓜很甜是因为含有大量的蔗糖,就溶解在      中.

(4)甲图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它的外面还有一层透明的      

2、

观察生物细微结构所使用的仪器通常是显微镜,如图是它的结构,你认识它的这几个部件吗?

(1)在表格内填入序号或者字母

①目镜、②物镜、③反光镜、④细准焦螺旋、⑤粗准焦螺旋

      

      

A

E

      

      

      

(2)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大的结构是[      ]       

(3)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       , 在光学显微镜难以区分      

(4)把玻片放上      后,要用标本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5)使用显微镜,应先用      倍镜,再用      倍镜观察.

(6)在观察物像时发现视野较暗,可采用            的方法使视野变亮.

(7)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上角,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物体(装片)向      方向移动.

3、

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沂山某地域内的动、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后,绘制了如下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有      

(2)蛇与鹰之间的生态学关系是      ;处在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3)若蜘蛛获得10千焦的能量,则最少需从蝴蛛中获取      千焦的能量.若该区域受到某种重金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该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4)沂山生物种类及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原因是      

4、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如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组别

装置

标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种子

发芽率

(%)

温度(℃)

湿度

光照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5

潮湿

有光

100

0

C

25

干燥

无光

5

0

D

25

潮湿

无光

5

100

E

25

潮湿

有光

100

97

F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1)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的相比,不足之处是      

(2)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      组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3)农业生产上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大豆种子播种,因为饱满大豆种子的      内贮存着更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大豆种子正常萌发、幼苗健壮.

(4)大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此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简城镇城南九义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