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下4.3低碳生活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小明同学为农场小镇建设提出几条建议:①积极植树种草;②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③大量砍伐森林来开辟农田;④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全部改用清洁能源;⑤建立污水处理中心;⑥配备洒水车,减少路面扬尘。其中合理的是( )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②③⑥ C . ①②⑤⑥ D . ③④⑤⑥
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B . 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 C .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 . 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3、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我们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是( )
A . 风能、煤、电能 B . 太阳能、煤、潮汐能 C . 石油、核能、氢能 D . 太阳能、风能、水能
4、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研究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减缓大气温室效应 B . 开发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C . 提倡家用汽车替代公交车 D . 利用垃圾发电,变废为宝
5、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将全面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使用电子体温计、血压计更能避免汞伤害的风险。家中废弃的含汞体温计我们应该将其投放到下列哪种标志的垃圾桶中(   )
A . B . C . D .
6、2018年第49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违背该主题的是( )
A . 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再进行循环使用 B . 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 C . 为除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的虫害,推广使用剧毒农药 D . 提倡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
7、“零废弃”是一种“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零废弃”环保理念的是( )
A . 从源头尽可能减少垃圾的产生 B . 充分实现物尽其用 C . 废弃物进行分类投放及回收利用 D . 将垃圾随地填埋
8、2009年3月19日,中国国际节能减排与新能源科技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展会集中展示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的重大成果,以推动全社会关注、重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开发工作。节能减排(   )

①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严峻问题②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③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道德与法律的约束,还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持④有利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9、2021年全国两会将“碳达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写入我国“十四五”规划。下列发电方式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
A .   火力发电 B . 风力发电 C . 太阳能发电 D . 潮汐发电
10、2020年7月2日是第8个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绿色低碳,全面小康”。下列行为与绿色低碳、健康生活相违背的是( )
A . 日常生活中多吃蔬菜少吃肉 B . 用电动跑步机取代户外运动 C . 购买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 D . 骑共享单车或乘公交车出行
11、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 . 大量使用农药,让蔬菜水果远离虫害 B . 加大工地扬尘处理,净化环境空气 C .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使垃圾资源化 D . 加快城市轻轨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12、2015年1月1日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开始实施。下列措施:①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③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④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其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①③⑤ B . ①③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13、2021年5月,金华再次迎来文明城市抽查,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B . 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使垃圾资源化 C .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D . 全面做好控烟工作,努力做到烟头不落地
14、“碳中和"是指利用一定形式抵消二氧化碳等的排放,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做法与实现“碳中和”无关的是( )
A . 提倡多运动提高个人身体素质 B . 提倡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C . 提倡绿色出行 D . 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
15、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从上世纪50年代的315ppm升至本世纪初的370ppm。故此低碳生活, 要求从我做起,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 外出就餐,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 B . 逢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增强气氛 C . 打扫卫生,过期废旧书籍焚烧处理 D . 放学回家,及时关闭教室用电设备
16、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是我市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小科在家里发现一盒过期的药,他应该投入到贴有下列哪种标志的垃圾收集箱中(  )
A . B . C . D .
17、全世界每年产生有害废物达3亿~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威胁着人类生存,所以科学家提出“绿色化学”的概念。下列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
A . 研究开发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 B . 研究开发可降解塑料 C . 研究如何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D . 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的开发与应用
18、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的量大大增加,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防止这种现象,下列方法中适宜的有(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19、为了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现有4只分别贴有以下不同标志的垃圾桶,废旧报纸应投入(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我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在城市居民小区内,将生活垃圾按图示分三类科学处置。居民常用的锌锰干电池,内含锌、碳、二氧化锰等物质。二氧化锰(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废旧锌锰干电池因含重金属元素不能随意丢弃,应将其放入      收集容器。(选填“可回收”、“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2、近几年,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增多。“雾”是水蒸气,本身无污染;“霾”由细小颗粒物组成,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下面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压减化石燃料    ②控制车辆使用    ③减少户外运动

④加强城市绿化    ⑤关闭厂矿企业    ⑥调整能源结构

3、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释放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自然界中 CO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有效的措施有      ;二是增加大气中CO2消耗,有效的措施有      
4、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分别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2)
A . 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 . 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 . 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 . 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3)A物质常被用作奥运火炬燃料,纯净物A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5B 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分子示意图

①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      

②A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5、    
(1)目前,全球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减少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选择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是      (填“符合”或“不符合”)“低碳生活”要求的;骑自行车和坐燃油汽车两种出行方式中,符合“低碳生活”要求的是      
(2)一个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大平面镜前1米处,他在镜中的像高1.6米,当他沿垂直镜面的方向后退1米,他在镜中的像高是       米,镜中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米。
(3)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时,小磁针将沿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将      (填“增加”“不变”或“减弱”)。

(4)成灌快铁全线高架桥长共42.6千米,动车组在高架桥上运行的总时间是720秒,则动车组在高架桥上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时,动车组经过铁轨后,铁轨的温度高,这是通过      (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铁轨的内能。
6、小江到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公园内瀑飞潭碧、林茂树古。

(1)钱江源森林公园可看作一个____。 (1)
A . 种群 B . 群落 C . 生物圈 D . 生态系统
(2)景区内空气清新、湿润,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主要与植物的哪些生理作用有关?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保护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妥的是____。 (3)
A . 在林区野炊、烧烤 B . 矿泉水瓶带离林地 C . 摘取和捕捉景区内的植物和动物
7、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更新。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2)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填字母)。 (2)
A .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B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 . 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D . 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3)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生成物中提取出来,再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实现碳循环。“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

在合成塔中,若气体X是H2 , 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8、近年来,“全球变暖”正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说,地球的温度就像一辆失控狂飙的汽车,如果不设法让它降下来,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1)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所造成的。从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情况是怎样的呢?分析下图,得出你的观点。

(2)不论科学研究最终会得出什么结论,低碳生活代表着低成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下列做法: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②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③夏天,空调最低温度不低于26℃;④鼓励乘坐私家车出行。其中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选填序号)。
9、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气候变化将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对粮食和水安全等造成威胁。
(1)某同学画了一个流程图。请你将下列影响因素: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过度砍伐森林,填入图中对应空格处。

(2)全球气温上升不仅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还会产生      等危害,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3)在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向世界承诺:到2030年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两点可行性建议:      
10、小林和爸爸在“五一”假期到乡村旅游时,亲身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途中,小林发现许多农民在移栽果树,他们把果树的一些叶子去掉了,目的是减弱果树的      作用,以提高成活率。林敏绘制了细胞图,其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2)在旅游中发现很多河流受到污染,有些富营养化很严重,根据你所学知识,富营养化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的      元素过多,使藻类大量繁殖。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污染;
(3)苏州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      
2、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

②在甲房间内释放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乙房间不作处理。

③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      ,以探究PM2.5浓度的变化是否与      有关。
(2)“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那么,此时该如何检测才能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3)实验结果表明,甲房间的PM2.5浓度在逐渐      ,且速度比乙房间      ,由此可得出结论:      
(4)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3、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取市垃圾填 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      为主。
(2)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2)
A . 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增大 B . 各种有害元素在0~30cm层含量低于30~60cm层含量 C . 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我市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设想(写出两点)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塑料制品虽为人类带来了便利,但因其自然降解缓慢(少则几年,多则上百年)造成了环境问题——白色污染。
(1)科研人员为此提出以下2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对塑料制品进行回收。塑料制品回收箱上应贴的标志的是      (填标号)。

方案二:寻找塑料制品的替代品。科研人员研制出用植物纤维、动物甲壳等材料制成的替代品。针对塑料制品的不足,这种替代品应该具有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

(2)替代品可回收再利用。具体方法是通过发酵,替代品可以转化成甲烷。同时替代品焚烧生成的CO2与甲烷反应制造乙酸(CH3CO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甲所示。该反应过程中,物质A的作用是      ,反应物CO2与产物CH3COOH的分子个数比为      

(3)柯桥某果园常把机械粉碎后的替代品埋入土壤作为果树的肥料。图乙为该果园食物的食物网,请你写出一条最短的食物链:      

2、自然界中存在碳-氧循环,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简图,请仔细读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⑤、⑥所指的过程中,包含着两层含义:一层是光合作用;另一层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消耗      
(2)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在⑦所示的过程中臭氧层中的臭氧(O3)在日光作用下转化成O2

①写出图示中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下列关于氧气和臭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21%

B.臭氧和氧气混在一起是混合物

C.臭氧和氧气,物质分类相同,化学性质不同

(3)科学家研究发现,如今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要高于百万年前的水平。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科学家正在研究如图所示的新的二氧化碳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____。

(3)
A . 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 B . 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 . 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D . 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
3、  2008年10月,广安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会,以贯彻落实城乡环境保护工作为中心议题,分析全市城乡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全市城乡掀起了环境整治和保护的热潮。我们社区也将开展关于城乡环境整治的系列活动,我会积极地参与。
(1)[我能收集] (至少两部)

我知道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2)[我能设计] (至少两条)

我能设计出与活动相关的宣传标语:

(3)[我能建议] (至少三条)

我可以为政府提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九下4.3低碳生活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